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人开启了居家办公、网上办事的新模式。为了最大程度保障科研工作有序开展,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主动作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数据库及信息服务平台,支撑科研单位开展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等方面研究,面向全球发布和共享新冠病毒最新数据信息,为国内外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中科院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类科研和管理工作平台开展业务工作,有序推进既定任务,为疫情期间院内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疫情期间,大量科研工作者采用在家远程办公的形式开展科研工作,访问国际网站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时,网络访问速度成了让人头疼的新问题。
为了保障居家科研人员科研质量,中国科技云升级搭建了国际访问加速服务平台,先期为中科院6个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的主力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因封城管理留守在湖北省未能回所开展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国际科研资源访问加速服务,为疫情期间科研攻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保障。
截至3月25日,科研用户登陆次数累计为5510次,服务总流量累计约为1971GB,用户反馈访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国际数据资源的加速效果明显,有效助力了抗疫科研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了全世界的心,全球科学家也在日以继夜地开展科技攻关。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利用其科学数据中心体系,主动向全球开放共享新冠病毒科学数据,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作出积极贡献。
例如,依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建设的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联合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等多家单位,于1月24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向社会及时动态发布新冠病毒相关科技资源和科学数据的权威信息,并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专题服务。
截至3月18日,系统总访问量近756.3万次,其中境外访问49.5万次,共计24个国家访问该系统,其中,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位列国际访问量前五名。系统开通3小时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就报道了中心公布的病毒毒株信息和电镜照片。
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中国科学院大学启动应急模式,在对校内外远程教学平台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本校课程网站、以实景课堂作为主要远程教学平台,研发出课程网站“智慧教室”。课程网站能够有效支持6500人在线直播学习。开课前夕,各院系共有430门研究生课程申请远程直播授课,在第一周远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后,已有747门研究生课程、152门本科生课程申请使用了该服务。
最大限度减少延期开学对教学的影响,保障师生顺利开展网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