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时间4月13日8时,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超180万,其中死亡病例数超11万。在因新冠疫情封闭了76天之后,武汉终于在4月8日由“暂停”转向“重启”。新冠疾病粗病死率高,可长时间隐秘传播,传播能力强,这些特点都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挑战。抗击新冠疾病的狙击战是艰苦的,在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对病毒和疾病特征的探索而不断强化公共卫生防疫措施来应对。
武汉是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的首个大城市,目前,其在疫情早期所经历的过程正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疫情期间,武汉实施防疫措施的关键时间节点有哪些?这些措施如何影响疫情趋势?是否能给全球防疫提供一些经验?针对这些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复旦大学和哈佛大学专家团队,系统性地梳理了武汉的疫情数据。该研究于4月10日在《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发表。
这项研究纳入了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3月8日期间实验室确诊的32583名新冠肺炎患者数据,并按照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关键时间点将此3个月相对地划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10日之前):此为新冠疫情暴发早期;针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但未有针对性的大范围干预措施。第二阶段(1月10日-1月22日):春运人流量大幅增加,病毒传播较快。
第三阶段(1月23日-2月1日):离汉交通关闭,市内交通管制至完全暂停交通,取消社会聚集活动,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第四阶段(2月2日-2月16日):医疗条件和资源得到大幅改善,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先后投入使用。第五阶段(2月17日-3月8日):拉网式大排查和继续强力防控措施。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防控措施不断升级和完善,新冠肺炎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在第三阶段达到峰值之后不断下降。
另外,随着时间推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比例不断下降,从第一阶段的53.1%降低到第五阶段的10.3%。该研究也充分表明了保护医护人员的重要性,这是疫情防控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易感人群方面,该项研究发现,2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感染风险低于其他年龄段,但是,在其他年龄段的发病率随着时间下降时,儿童和青少年的发病率却在上升。搭建“方舱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正是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手段。
该团队一位不愿具名的作者对《知识分子》表示:“这些措施的实施充分立足我国国情。”“科学评价防控措施,是科学防控的重要组成。”未参与该研究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年公众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宁毅对《知识分子》表示。
JAMA同期发表了一篇编辑部评论文章,由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传染病流行病学专家David Hartley博士和爱荷华州立大学医学院的Eli Perencevich博士撰写,高度肯定了华中科技大学的这项研究对于中国防控举措的出色梳理。该论文也指出了该项研究的局限性。该论文最后总结说,武汉实施的关键防控举措是有效且具创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