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脑皮层,要到二十多岁才会完全发育好。在此前,未成年人都处在心智并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无法最好地保护自己的边界与利益。这种“难以自保”,就导致未成年人在被性侵犯后,更容易误以为这是自己的错,以为是自己导致了性侵发生。如果侵犯者是TA原本尊敬信任的成年人,未成年人就更容易消极地看待自己。当未成年人孤立无援又极其痛苦时,甚至会主动合理化性侵者的罪行。
未成年性侵受害者的痛苦往往是持久的,她们中的许多人长期处于抑郁、内疚、羞愧和自责等复杂的情绪中,无法顺利地与人建立人际关系,比如很难真正信任他人,畏惧亲密关系,更容易陷入到不健康的虐待关系之中。曾受过性侵的未成年人,被触摸时更容易有恶心和内疚感。受害者成年后的性欲和性快感都有显著下降, 难以享受“性”的快乐,也更容易只将性行为视为亲密关系中必须要尽到的义务。
被性侵绝不等于“一辈子被毁”。但也不可否认性侵造成的真实伤害。有些受害者忍耐多年,才会吐露一二。有些受害者则选择了终身沉默。而每个克服重重障碍站出来报案的受害者,都拥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坚强。
美国最大的反对性侵暴力组织(Rape, Abuse & Incest National Network)曾经总结过关于未成年人可能被性侵的迹象:生理迹象包括罹患性传播疾病,在身体敏感部位发现来历不明的创伤,衣物和床单上发现来历不明的血迹。
行为信号包括体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性知识了解度,以及性好奇,重新出现尿床行为,常伴随噩梦,夜间惊厥,拒绝独处,或者拒绝与某些特定成年人在封闭空间中独处,表现出渴望远离后者,对更换衣物,或者沐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感。心理信号包括沮丧,低落与焦虑,对正常两性交往以及相关话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羞耻与罪恶感。
如果成年人试图侵害他们身边的未成年人,可能会有以下征兆:频繁跨过身体亲密边界,即使在未成年人明显表示不快的情况下,试图越过其父母,监护人或在父母/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与未成年人建立亲近关系,且这种关系不符合双方年龄差距,试图与未成年人谈论关于其身体隐私的话题,在本身社会职责和家庭义务之外,频繁试图与未成年人独处,对未成年人关于两性关系的困惑问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无缘无故赠予未成年人礼物。
记住这些征兆,关注身边的未成年人,在感觉不对时主动询问。你伸出的援手,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对未成年人的性侵犯与性剥削是犯罪,绝不应被合理化浪漫化。想伤害孩子的人永远存在,但想保护孩子的人才是大多数。当整个社会建立共识,支持受害者,严惩犯罪者,就能鼓励更多沉默的受害者报案,让更多藏身暗处的罪犯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