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终于解封了,春天也正式来了,繁花盛开,芳草连天,绿意染遍了江南江北。草,是万物生长的象征。在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汉字中,“草”也很重要,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你来猜一猜,下面这个甲骨文是什么字?左边部分中间是“日”,太阳上下,各有一棵小草;右边是一粒正在生根发芽的种子。阳光照耀下,植物蓬勃生长——原来这个字是“春”!后来,这个字演变到小篆,写成下面这样,由“艸”“日”“屯”组成:再经简化,“艸”与“屯”合并了,弯折的笔画掰直,就写成了“春”。
传递春之消息的草,其文字就是一茎小草的象形,写作,隶定为“屮”:后来,为了表示繁茂,又加了一根小草,变成复数,写作“艸”。再将两片草叶拉直,就变成了“十十”,再一连笔,就是如今大家十分熟悉的草字头——“艹”。如果再加一根草,就成了“卉(芔)”,是草的总称。若要表现芳草连天,还能再加一根,写作“茻”。
这几个字叠加使用,感觉杀伤力有点大......最容易跟草字头混淆的是竹字头。在著名汉碑《礼器碑》中,就将“音符”写成了“音苻”。《礼器碑》(局部拓本)中,竹字头误作草字头其实,如果看甲骨文,就会发现它俩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草(左)竹(右)古人的观察很仔细啊!草叶一般都是向上生长的,而竹叶往往是下垂的。
“草”在广义上可以泛指植物。
草字头的字,有些是指植物的某个部分,比如“花”“芽”“茎”“芒”等等;还有些则是一类植物的名称,比如“花(葩)”也泛指观赏植物,“芳”是香草,而“蓝”是可以提取靛青染料的植物,进一步用来指用它所染成的颜色。可以制取靛青的植物,都可称“蓝”吃草、烧草和种草《说文解字》一共收录了9353个字,其中,以屮、艸、茻作为部首的字有469个,占了总数的5%,可见草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匪浅。
咱们的日常饮食就离不开草——“菜”的字面意思,就是可以采食的草。可以食用的“草”逛超市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一大堆草字头的菜:芹菜、菠菜、蕹菜、苋菜、莴苣、茼蒿……芋头、茭白、蘑菇等等,就算吃的不是叶子,也依然要用草字头昭示其蔬菜身份。
对了,说到这里还有个奇怪的知识。你看,“荤菜”一词,也顶着两个草字头。其实,“荤”原本也是草,指的是“葱”“姜(薑)”“蒜”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蔬菜。不过,现在“荤”多用来指肉食,已经偏离原意了。
“荤”古人的吃草范围不仅限于种植的蔬菜——饥荒年代,荠、蕨、苏(紫苏)、蒲、蓟等野草,都曾被当成菜,填进饥饿的胃里。有的野草可以吃,但味道不咋地,人们便称之为“苦”。还有些吃下去能要命,则称为“毒”——毒字看似没有草字头,其实篆书有时写作,在《说文解字》中,也属于屮部。
篆书的“毒”中毒染病,需服药解救,“药(藥)”字本意就是指治病之草,所以古时的医药书籍,常常以“本草”为名。传说里还有起死回生的神草,被称作“芝”。明代野菜图谱《救荒本草》然后,要熬药的话,那就得烧火吧?燃料还是来自植物......这算是“靠草吃草”。
细柴草多是一些秸秆,称为“蒸”;粗的则称作“新”,它的甲骨文是这么写的:左边是一棵树,右边是一把斧子,表示伐木取柴。后来“新”有了其他含义,就给表示粗柴草的字加了草字头,成了“薪”字。种植蔬菜、培育草药,都是古代农业社会的重要技艺。
“艺”字最早指的就是种植与园艺,后来才引申出其他技能,所以“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从文字上阐释也是成立的。种植草木,还能营造环境,饲养禽兽以供游猎、赏玩,这样的场所称为“苑”。“艺”字的甲骨文,非常形象地描绘了种植的场景日月与人,悉归于草草,还是古人衡量时间的参照物。
上面这个甲骨文,表示天快黑了,太阳落入草丛之中。在文字演变中,它上边的两棵草变成“艹”,下边两棵草简化为“大”,成了“莫”字。所以“莫”原本的意思是指黄昏时分。太阳落入草丛,白昼将尽然而,后来人们又把“莫”字借去表示否定的意思,于是给“莫”加了个“日”,造出个“暮”字来表示黄昏,一直用到至今。
这样的有借无还、鸠占鹊巢,在文字演变中常常上演。与“暮”相对的是“朝”,它俩现在的样子看起来差别很大,但在甲骨文中,朝只比暮多了个月亮而已,表示清晨日出草莽时,天边正见月落。甲骨文“朝”日月落入草中,分别代表白昼与黑夜的终结,人死去后,也要回归于草丛。
《周易》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就是说,原始的葬俗,是不用土埋的,也没有棺材,仅以柴草将尸身遮盖、掩藏起来,放在野地里。“葬”的小篆写法“葬”字小篆写法,上下都是草,中间的是“死”字,其下一横,表示停放尸体的席子或床板。这个字形就是《周易》中早期葬俗的佐证。
是草耶?非草耶?就像“朝”这样,有的字看起来与草无关,其实藏着“草”。还有的字现在带着草字头,本意却跟草并无关联。比如,“寒”字的甲骨文其实就有很多草:人躺在屋里,周围裹满草,屋外两横表示冰。陋室隆冬,只塞些草来保暖,这场景真是寒意彻骨。但是随着文字演变,众多的草被简化为横竖撇捺,看不出来了。
“寒”字的演变再比如“万”字,它的繁体字写作“萬”,是有草字头的,但它的本义其实是蝎子。“万”字的甲骨文非常形象,到了小篆中,蝎子的模样变得抽象,到隶书中,就将蝎子的两只大螯误作了草字头,并一直沿用下来。“万”字的演变“蔑”字的金文非常生动,是立眉瞪眼,把敌人的兵器戈踩在脚下,以示蔑视。
小篆还是能看出眉毛的形态,但到隶书之后,就渐渐被当成草字头了。“蔑”字的演变很多人认为,“奔”字也与草息息相关,因为它是“大”与“卉”的合体,表示一个人摆动双臂在草地上跑。其实并非如此。“奔”字的演变第一张图片里的是西周大盂鼎上的金文“奔”字,可以看出,人形之下并非草地,而是三只脚。
图2是《石鼓文》的另一个“奔”字,看起来是“走”的三次方——这才符合“奔”字的造字逻辑:比走更快的行动方式。因为表示脚的字形与“屮”相似,被后人误读,“奔”字才被写成了“大+卉”。不过这类字形讹变,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也算是挺常见的事啦。今天的知识点就是这些。虽说是节语文课,但“草”字看了太多,我人都不太好了,准备出门看看红花绿草的,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