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读起老普林尼在他的《博物志》里对欧珀作出的经典描述时,很难不想起斑彩石——像石榴石一样的火红、像祖母绿一样的海绿,再加上紫水晶的紫色光辉。出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斑彩石。如果你见过完整开采出来的斑彩石,你很快会意识到它是化石遗存——这些直径可以达到90厘米的大“圆盘”有着清晰的螺旋结构,一看就是来自古代的软体动物。
如果你把整块斑彩石翻过来,你会发现它是两侧对称的,没有向哪一侧突起,这说明它不是腹足类的海螺,而是像鹦鹉螺一样的头足类。
千万年前的遗存菊石化石上隐约可见的彩虹光泽。这样,你看到它的英文名字的时候,也就不会意外了:斑彩石Ammolite和菊石Ammonite只有一个字母之差,稍微不细心一点的人估计一眼都看不出区别来。实际上,古生物学家早就给这些化石菊石定了名,它们来自糕菊石属(Placenticeras)下的两个物种:米克糕菊石(P. meeki)和交替糕菊石(P. intercalare)。
说到化石,我忍不住又要把欧珀拿出来说说。实际上,欧珀也经常会形成化石。如果条件合适的话,欧珀会填充古生物埋藏时留下的空隙,取代原有的生物而形成化石。但欧珀只是一个“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角色——箭石、菊石、海螺、螃蟹,哪怕是脊椎动物的骨架,都有欧珀版本的。
菊石出现于泥盆纪早期,和恐龙一起灭绝于白垩纪末,跨越古生代和中生代,在海洋中生活了3.43亿年,是非常成功的一个类群——要知道,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动物至今也不过只有6.65亿年的历史。当然菊石在史前大海里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因为有无数后起的动物们与他们激烈地竞争着海底霸主的地位。菊石的演化速度非常快,用流行的互联网词汇来说,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更新迭代的产品”。
菊石分布十分广泛,能够很容易地留下外壳的化石,而且随着地质年代不同,留下的菊石化石特征各不相同。在地质学家眼里,它们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标准化石”——他们可以轻易地通过在某个底层里发现的特定菊石,来确定这个地层的年龄。
斑彩石出现的白垩纪末期,已经是菊石最后的日子。虽然和恐龙一样,菊石们应该也是随着一次大爆炸而突然在地球上消失,但是它们的灭绝似乎在此之前已经可以见到端倪——白垩纪末期的菊石面临着鱼类和蛸类(章鱼、乌贼)的双重竞争,多样性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绝大部分宝石级的斑彩石原料出产自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和美国蒙大拿州的同一个地层内,距今7500万到7300万年之间。机缘巧合的造化阿尔伯塔省南部的落基山东麓是出产最高质量的斑彩石的地方。白垩纪晚期的海平面比现在要高,当时的北美其实并非像现在这样是一块完整的大陆,而是被内陆海分隔成了三块,如今出产斑彩石的地方,正是这片内陆海的西岸。
在化石和宝石之间做跨界的并不太多,大抵是由于环境因素所限,化石里好看的角色并没有那么多见,但是凭借着流动的色彩,斑彩石成了跨界者中的翘楚。拿起一块斑彩石,对着光线轻轻地晃动,石头里的绿色、红色、金黄色和蓝色像是活了一样,闪烁着各自的光彩。
斑彩石的颜色来自它独特的结构,和孔雀的羽毛、蝴蝶的翅膀、珍珠贝的珍珠母一样,是一种结构色。提供这种结构的,是斑彩石里的矿物质。组成斑彩石最主要的成分是文石,其次是方解石,这两种矿物的化学成分都是碳酸钙,算是一对同分异构体——就像钻石和石墨那样。实际上,现生的软体动物的壳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它们俩。
其实,让斑彩石真正展现出颜色的那层文石非常薄,一般只有0.5~0.8毫米厚,所以我们看到的斑彩石,背面实际上几乎都是附着在灰色或者棕黑色的底岩之上的。如此薄的一层文石,在化石的沉积、变质过程中显然非常容易碎裂。这也是为什么经常能在斑彩石上看见被叫做“龙鳞状”的碎裂结构——虽然化石的完整性被破坏了,但其实也增加了一些独特的观赏性。
为此,珠宝界很快就想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最简单的,其实就是在切割抛光好斑彩石之后,覆盖上一层硬质环氧树脂,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文石层的磨损与剥落,而且处理起来非常方便简捷。但是因为环氧树脂的硬度也非常有限,加上了涂层之后,虽然不会弄坏斑彩石本身,但是刮花了涂层表面也还挺闹心的。
直到1981年,在不少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斑彩石才被世界珠宝首饰联合会(World Jewelry Confederation, CIBJO)接纳,成为一个正式的宝石品种。也就在那年,人们开始了对斑彩石的商业开采,至今尚不足40年。而且即便如此,很长一段时间斑彩石的市场也不温不火,直到上个世纪末才突然“出圈”。
凭借着一套“红色代表成长、绿色代表智慧、黄色代表财富”这样的风水学理论,乃至是“斑彩”就是“搬财”这样毫不讲理的推广,它终于在全球范围内火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