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妇女报》以《人工智能圈儿里的“弄潮儿”》为题,刊载了对人工智能全球女性榜单入选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朱小燕的报道。朱小燕不经意地说着,“我开始都没注意到(人工智能全球女性)榜单里有我。”她确实是这个圈儿里的人。
从身份上,她是知名学府——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是有着独一无二地位的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从资历上,她从1987年博士论文开始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至今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工作整整30年;从能力上,她在多个重大项目竞标中胜出,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专利数十项,所研究的原型系统曾应用于多家知名企业。30年的摸爬滚打,让朱小燕成为这个领域的知名学者。
30年前,别说中国,在全世界对人工智能的概念都模糊不清的时候,本科学自动化仪表的朱小燕是如何走进这个圈儿的?“一不留神”“阴差阳错”是她的回答。1987年到1990年,朱小燕在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的内容是对人工视网膜进行仿真,她选择了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展开工作,三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将她带入了这个引领时代的领域。
尽管对于过去时,她已不愿提及,理由是“技术发展太快,没必要提了。”但朱小燕做的多项研究,确实在某个特定时代颠覆了人们的认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她研究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自动识别系统,在国家863测试中多次名列前茅,并且在多个重大项目竞标中脱颖而出。她开发的盲人计算机操作辅助系统,是我国第一套Windows下运行的盲人计算机操作辅助软件,同时她还开发了盲文与汉语之间自动转换的软件。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人机交互越来越普遍,也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音箱、智能客服、智能助手、聊天机器人等各个方面。朱小燕强调说,“因此,当下,认知智能是每个圈儿里人都急于要突破的。”这也是朱小燕今后前行的方向,“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我会在认知智能方面深挖,力争让知识被机器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