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我就被植物大神余天一种草,兴冲冲买了七个番红花球,另附带葡萄风信子两个、风信子四个、蓝铃花一个、石蒜三头、韭莲一根、小鸢尾四颗、银莲花两坨,拿装红酒的木盒子种下。几个月后,我收获了一堆绿油油的霉菌培养基——原因是浇水太勤,基质用错,以及不通风,基本上能犯的错误都占了。抱着交学费的态度,我把剩下没烂的连土倒进院子里,草草掩埋,这第一次球根热度就算暂时退了。
第二年秋天,我又手痒了。不过这一年里通过学习,我已经初步提高了自己的姿势水平,信心满满,又买了一堆各式球根,费了大力气改良院子的土壤,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种了下去。这次钱没有白花,早春时节,我成功收获了绚丽灿烂的花海。在一众球根花卉中,葡萄风信子这种低矮的小花表现出的韧性和适应力着实让人惊喜。
葡萄风信子这个名称来源于英文grape hyacinth,国内的正式中文名为蓝壶花Muscari botryoides,为天门冬科,蓝壶花属。狭义的蓝壶花专指M.botryoides这一种,而广义的蓝壶花可指蓝壶花属下的四五十种植物,比如M.neglectum,中文名叫“蓝香水仙”。
我们所说的“球根花卉”,集中在百合目与天门冬目这两个大家族里。球根花卉其实该叫“球茎花卉”,它们的地下部分有个储存养分的球状茎,但若要细分,则有鳞茎、球茎、块茎等区别。蓝壶花类的球都是鳞茎,体积很小,很像一头蒜。这些球一般是在11月至12月种植,天气好的话,2月中旬就会出叶子,3月初就会开花。
蓝壶花一般都是低矮的总状花序,大概15厘米高,每朵花极小,六片花被片的尖端收缩,使整朵花看起来像一个圆形坛子,整个花序就好像一串蓝紫色的小葡萄。其实花序上部未开放的花才像葡萄,下部的花已经张了嘴,看起来倒像是蓝莓而不是葡萄。
蓝壶花因为蓝壶花比较低矮,在园艺上一般是用于种植区镶边,不致被其他植物挡住,或是当做地被植物成片种植,最好多种几个色型,或与其他早春花卉如郁金香、洋水仙等相互搭配,才不会看起来单调。有人说蓝壶花开放时有特殊香味,其属名Muscari即来自古希腊语的“麝香”一词。不知是我鼻炎多年所致,还是蓝壶花本身太矮,需要鼻子贴地才能闻到,反正我是没发现有香味。
蓝壶花也适合盆栽,但最好仍是与其他花卉组合搭配,按高度排列,如花盆中间种洋水仙,次外层种郁金香,最外层种蓝壶花。这样的球根搭配效果非常好,可以持续整个春天。这只是种植思路之一,很多人家里有一些早春开花的蔷薇科盆景植物,如桃杏梅和贴梗海棠等等,也可以用蓝壶花来装饰一下,只要花期一致,便可随意搭配。
养球根植物,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即复花性,也就是能否年年开花。球根植物在理想条件下,每年都会开花。现在国内种植球根植物多为进口品种,这所谓“理想条件”,也就是尽量给它营造原产地的环境。若种植环境不好,不但不会复花,还会像我第一次种球根一样,收获一堆绿泥。
春季开花的球根植物,开花时耗尽了球根里的养分,花后要靠叶子进行光合作用来重新积累养分,到夏季叶子枯萎,进入休眠期。跟人睡觉一样,睡不好第二天就没精神,球根植物休眠期的环境气候则直接影响来年复花。
原产中亚地区的郁金香,骨子里已经适应了极度干旱的气候,夏季休眠期若雨水太多,则影响养分积累,下面的球会年年退化,来年就算复花,也只会开出羸弱不堪的花朵。故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拿郁金香当一次性花卉,春天开完了就把球扔了,冬天再种新的。原产地中海地区的风信子也是一次性花卉,我第一年幸存的风信子曾复花,但只有可怜的寥寥数朵。
如果不想年年都花钱,可以在夏季休眠期把球都挖出来放在干燥的地方储藏,冬天再种回去,这样当然比较麻烦,但复花性会好很多。
关于复花性啰嗦这么多,其实是为了强调蓝壶花是一种多么有价值的球根植物。虽然也是原产夏季干旱的地中海地区,但是蓝壶花显然要比风信子强悍得多。
首先它不挑土,对于基质的排水性要求没那么高(但你也不能路边随便挖点烂泥就种);其次不挑气候,蓝壶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成功开花,极少烂球,既可以挺过零下15度的低温,也可以抗过江南的梅雨。即使感染了霉菌,大部分情况下也能存活;第三是最重要的,复花性好,年年开花不成问题;而且很多蓝壶花品种不但能靠母球生小球来无性繁殖,还能靠结种子自播繁殖。
这些特点使蓝壶花拥有杂草一般的生命力,种下去后完全可以放任不管。白菜一般的价格也比较亲民,适合刚进球根坑的懒人和新手,可谓价廉物美,童叟无欺,一次购买,终身受益(广告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