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李兰娟、管轶等团队的最新新闻和疫情进展
3月25日的中欧抗疫视频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为防止第二波高峰,仍应保持现有的防控措施,同时严格外防输入。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截至目前,人类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
例如在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认知方面,钟南山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开始以为新冠病毒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后来发现在粪便和尿液中也能够分离出来,对它的潜伏期、发病特症等都是在逐步的认识中。可见,人类尚未做到“知己知彼”,仍有一把“达摩斯之剑”高悬,因此不能放松警惕。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瑜和李兰娟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发表评论文章,李兰娟等人认为,对病毒动力学和宿主反应的了解对于制定针对COVID-19的抗病毒治疗、疫苗接种和流行病学控制的战略至关重要。然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体系。
他们着重评价了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Kelvin Kai-Wang To等人于3月23日同期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上的一篇研究论文。
李兰娟等人评价道,这些发现有几个实际意义:第一,疾病早期阶段的高病毒载量表明,患者在这一时期的传染性最强,这可能是新冠病毒高传播率的原因;第二,呈现的高病毒载量表明,新冠病毒可能容易出现抗病毒耐药性;第三,上述研究中年龄与病毒载量相关,这可以解释老年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严重疾病的高发程度。这一信息对于免疫学家选择获得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外周血B细胞的最佳时间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李兰娟等人表示,Kelvin To及其同事这项研究的主要优势是对连续4周的病毒载量和抗体谱的系统分析,这为了解病毒和宿主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的相互作用提供了见解。李兰娟及其同事在文章的最后表示,针对新冠病毒的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更详细的理解,对理解其发病机制和设计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研人员3月24日在medRxiv预印本平台发表论文“The impact of temperature and absolute humidity on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outbreak - evidence from China”。
文章调研了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中国31个省的气候条件和COVID-19病例数。实证分析结果显示,COVID-19日确诊数最低的当日气温为-10℃,日确诊数最高的当日气温为10℃,日确诊数最高的当日绝对湿度为7g/m3。COVID-19日确诊数与温度相关,随着温度升高,日确诊数降低,而与绝对湿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M-SEIR模型显示,病毒传播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国家主席习近平26日晚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
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团结应对;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我们会铭记并珍视友谊;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中方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中国将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习近平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采取共同举措,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