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都幻想过能像武侠剧里那样凌波微步,登萍渡水。除了等冬天水面冻上,还有一类植物界“水中大力士”——王莲,巨大的叶子能把小朋友托在水面上。只可惜长大后的我们不但超龄还超重了。
“一介草民”何以称为“王莲”?让我们先从它的身世说起吧。王莲所在的睡莲科(Nymphaeaceae)王莲属(Victoria)目前世界公认的有两个原生种,分别是亚马孙王莲和克鲁兹王莲,目前在国内各大植物园和一些大城市的公园水体中均有引种展示。另外有一个园艺栽培品‘长木’王莲。
亚马孙王莲(V. amazonica)叶片背面棕红色,很大,直径可达2~3米,叶片边缘比较矮,往上翻起1~2厘米。花萼上长满了刺。耐寒性较差,因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应性欠佳,不太容易见得到。
克鲁兹王莲(V. cruziana)叶片翠绿色,相对较小,直径约1.5~2米。叶片边缘比较高,翻起的高度能达到10厘米。花萼上没有刺,或者只有稀疏的刺。耐寒性较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的均是本种。
长木王莲(V. 'Longwood Hybrid')是由美国长木植物园于1961年将前两者杂交所培育出的品种,综合了双亲的特征,叶片表面绿色,背面红褐色,翘起的叶片边缘高度也介乎两者之间。花萼上有刺。这个品种在我国适应性较好,种植也比较多。
哪怕是耐寒性较好的克鲁兹王莲与长木王莲,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也无法越冬。所以一般只把王莲作为一年生植物栽培,冬季任其冻死后,来年再重新播种。
王莲的属名是Victoria(维多利亚),跟“欧洲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同名。这并非巧合,大英帝国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前后,也是“植物猎人”在全世界搜集奇花异草的黄金年代,王莲正是在这个时期被命名。1801年,波西米亚的植物学家海奇(Tadeáš Haenke),在亚马孙河的支流上发现亚马孙王莲。
1832年,德国植物学家坡皮格(Eduard Friedrich Poeppig)将它归入芡属,称之为Euryale amazonica(亚马孙芡)。说起来芡这个属,中国人并不陌生,芡(E. ferox)的种子可以提取炒菜用的淀粉,“勾芡”一词由此而来。芡的花萼长满尖刺,和亚马孙王莲有几分相似,只是体型差距悬殊罢了。
15年后,英国植物学家林德利(John Lindley)认识到王莲与芡实不同,为了向刚继位的维多利亚女王致敬,将亚马孙王莲的学名改为Victoria regia(regia为“帝王、皇家”之意)。然而根据国际植物学命名规则,先于他发表的E. amazonica种加词应该保留。
这一修正决定遭到了Lindley本人的反对,导致Victoria amazonica(亚马孙王莲)这个名字直到20世纪才被广泛接受使用。而克鲁兹王莲的种加词cruziana,则是为纪念玻利维亚的革命者圣克鲁兹(Andrés de Santa Cruz)将军。
王莲的叶片最大直径可接近3米,名副其实是世界上水生植物中最大的叶片;但是不是植物界中最大的叶子,似乎还有争议。大叶蚁塔(Gunnera manicata)和一些棕榈科的植物,都是有力的竞争者。大王椰(Roystonea regia)的叶子有两三米长,加上硕大坚硬的叶柄,重达好几公斤,坠落的叶柄有砸伤人,甚至砸死人的记录……天哪,还是王莲善良。
王莲吸引人的并不是它有多大,而是它有多强。据报道,长势旺盛的成熟王莲叶片最大可负重约70公斤,完全可以作为“一叶轻舟”。将王莲的叶子整个翻过来,你就会发现它承重的小秘密:凸起的主脉与次级脉之间形成复杂的网格状结构,如一把伞的骨架将叶片撑起。据说,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展览场馆——水晶宫(Crystal Palace),就是受到王莲的启发而设计的,设计师将王莲叶脉的肋拱结构,融合进温室的屋顶设计之中。
不过,70公斤是理想状态下的承载极限,安全起见,对王莲叶施加的重量最好不要超过30公斤,而且乘坐王莲叶不要直接踩上去,要放一块轻质的垫板,起到分散压力、平衡叶片受力范围的作用。毕竟那只是一片叶子,一旦踩破漏水就会倾刻间“沉船”。
王莲叶片内部也藏有玄机,在叶片和叶脉内有很多空腔,腔内充满空气,让王者之叶傲然浮于水面。另外,王莲的叶子背面以及叶柄上的尖刺,可以让想吃它的水生动物无处下嘴,以此保护自己。
作为夏日水生植物里的明星,王莲除了“一叶轻舟”,还有善变多姿的花朵。说起它的花,就要说它奇妙的异花传粉方式。在水下孕蕾成熟后,王莲的花蕾便会钻出水面等待绽放。初放在第一天的傍晚时分,至深夜完全开放。此时王莲的雌蕊柱头已经成熟,可接受昆虫带来的花粉完成受精,而一旁的雄蕊则未开始产生花粉,这一时间差让它可以免于自花授粉。
初开的王莲散发出浓烈的花香,吸引甲虫拜访,并且提供了特别的美食(心皮上的淀粉质附属物,并非花蜜和花粉)诱使善变的水中女神它们停留。此时花内部还会放热,花朵中央的温度可以比环境温度高出10℃,为留宿花中的甲虫提供一个温暖的房间(加热也有利于王莲花朵释放气味,更好地吸引甲虫)。这温暖舒适又有美食的居所,让甲虫乐不思蜀,沉浸其中,甚至都没有注意到,随着早晨的到来,王莲的花朵逐渐闭合。
于是,甲虫被关在花里,而此时雄蕊花药开始成熟,散出花粉,被闷在花内的甲虫四处摸爬滚打,正好粘上掉落的花粉。第二天的傍晚时分,王莲的花重新绽放,让甲虫逃出美丽的牢笼。第二次绽放的王莲会变成粉红色并且失去香味,对昆虫失去魅力。接下来,(记吃不记打的)甲虫被附近新开的王莲花朵吸引,又一次钻进花中,做了阶下囚。它身上携带的上一朵花的花粉,便会与这朵花的雌蕊柱头结合完成授粉。
第三天中午前后,完成授粉过程的王莲花会转为深红色,逐渐凋谢,子房沉入水中,静静地孕育它的种子。
同一株王莲隔一天才会有一朵新的花儿开放,且甲虫只对白色有芳香的花朵感兴趣,所以从上一株王莲花中飞出的甲虫,只会被另一株王莲的花所吸引。通过这种巧妙的机制,王莲避免了同株自花授粉,保证自己得到的,一定是其他同类的花粉,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精妙适应性。
在我国,王莲的果实一般在10月上旬开始成熟。王莲的果实球形,种子似黄豆粒大小,新采收的种子表面有一层透明的粘膜,这层粘膜可以增加种子的浮力,让其随水流飘向远方。种子含有大量淀粉,可食用。每个王莲果实有二、三百粒种子,相当于一穗玉米的产量。在原产地,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水中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