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毕业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博士延期的张冰,已经两个月没有迈进实验室大门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高校进入“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模式迄今已有一个多月。开学日期一延再延,至今未明。相比于高校已经开展的线上教学,正处在毕业季的高校学生基本已经结束课程,但面临着论文投递、数据实验、毕设调研和实习工作等等压力,仅仅通过线上活动很难完成上述工作。
此前,《知识分子》曾报道过疫情期间国内只有极少数实验室正常运转,绝大多数实验室至今仍处于关闭或半运营状态。多名学者表示疫情对实验工作有很大影响,运转停滞,延续性细胞和动物实验完全破坏,影响部分学生毕业。据统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
以下是四位临近毕业的硕博士生的故事,在过去一个多月里,他们的毕业论文遭遇了各式各样的挑战:实验室关闭无法补充数据、毕设调研场馆关闭被迫改题、已定的工作机会音讯不再等等。3月初,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到“对因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培养单位可适当顺延培养和学位授予时间,并视情增开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但截至3月中旬,这四位毕业生所在的学院还未出台具体通知。在家的日子,学生们与校方的固定交流包括每天填写表格,比如个人情况、体温、是否返京、是否接触疑似/确诊人群、要求允许微信访问位置信息,发送实时定位。除此以外,实验室封闭后细胞和实验老鼠的损失怎么办?如何解决毕业生的实验和数据收集难题?毕业论文的查重、外审和答辩时间是否延期?导师和辅导员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几乎每个毕业季的学生都表示,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时候能开学。因为一旦延毕,经济压力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开学遥遥无期,对于未来深感焦虑和迷茫,是毕业生们的普遍状态。未来将怎样?没人敢想象。他们最大的心愿是:先顺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