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初学者角度写好一篇国际学术论文?

作者: 蒋宝尚

来源: AI科技评论

发布日期: 2020-03-20

赵鑫老师在报告中通过大量的事例,结合报告人的经验,讲述论文写作过程中注意事项和常用步骤与方法,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引文、模型、实验以及参考文献的写作方法,另外还介绍了初学者应该避免发生的写作问题,最后也介绍了一些国际期刊的投稿经验。

人工智能顶会论文之争越来越激烈了,CVPR、AAAI、ICLR等各大会议虽然录取率逐年降低,但是投稿论文数量却在逐年增加。虽说发论文不是衡量一位学者的学术能力的唯一标准,但确是极为重要的标准。一篇好的论文不仅要求主题明确,思路新颖,而且还要求论文写作本身行文流畅,逻辑清晰。

如何写出一篇合格的国际学术论文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你是否在引文中用到过这样的句子呢:“因为模型A好使,所以用A做某任务”、“因为任务B没有人做,所以我做了”、“之前的人做了什么工作,我做了什么工作,我的好”......以上问题其实是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逻辑,在顶会审稿人审校这些论文的时候,其实是最反感这种写法。

通过揭露这些常见错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赵鑫老师在3月17日专门做了题为《如何以初学者角度写好一篇国际(顶级)学术论文》分享。赵鑫,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师从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专注于研究面向文本内容的社交用户话题兴趣建模,曾获得2011年谷歌博士奖研金(该年大陆高校共4人获奖)和2012年微软亚洲博士奖研金(该年亚太高校共10人获奖)。

近五年内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与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包括信息检索领域顶级学术期刊ACM TOIS和学术会议SIGIR、数据挖掘领域顶级学术期刊IEEE TKDE和学术会议SIGKDD、自然语言处理顶级会议ACL和EMNLP。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取得了一

定的关注度,据Google Scholar统计,已发表论文共计被引用2000余次,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Comparing Twitter and Traditional Media Using Topic Models》被引用1000余次。担任多个重要的国际会议或者期刊评审,入选第二届CCF青年人才发展计划。曾获得CIKM 2017最佳短文候选以及AIRS 2017最佳论文奖。

目前担任计算机系首届图灵实验班班主任。

在报告中,赵老师通过大量的事例,结合报告人的经验,讲述论文写作过程中注意事项和常用步骤与方法,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引文、模型、实验以及参考文献的写作方法,另外还介绍了初学者应该避免发生的写作问题,最后也介绍了一些国际期刊的投稿经验。

下面AI科技评论对赵老师的演讲进行了有删减的整理,希望能助各位读者顶会之路一臂之力~回放链接:http://www.mooc.ai/course/778

赵鑫:今天用的两个例子虽说是信息检索、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但方法比较通用。其实回头看18年的论文,有些地方也没有特别好,一些常见错误,我自己之前也会犯。

UUID: 8a0e8e81-b1d0-4d34-a73e-2a085c468ba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学术头条公众号-pdf2txt/学术头条2020年-上/2020-03-20_干货分享如何以初学者角度写好一篇国际学术论文?.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