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开展,越来越多的好消息传进了大众耳中,这其中就包括西北治沙工程的喜人成果。然而,2019年9月,国际顶级杂志Nature新闻版中,一篇出自韩国记者的报道却对中国治沙工程提出了质疑。该报道主要讲述了中国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虽然遏制了荒漠化的脚步,却因为种植了不适合该地区的树木而浪费了大量水资源,这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如果这篇报道所述当真,那西北治沙六十余年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如果报道并不准确,那它又是缘何有此一说?
作为一名生态学背景的环境学专业研究人员,本着严谨的精神,笔者根据搜索到的资料和一些知识积累,想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的大西北到底怎么样了。治沙效果怎么样?数据来说话。
2018年7月,一篇题为China’s response to a national land-system sustainability emergency《中国对国家土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突发事件的响应》的综述论文在Nature上发表。文中使用的大量数据让中国的生态建设成果第一次全面、系统、客观地展现在了世人眼中。
2019年2月,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借助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遥感数据再次证实了中国对全球绿化的贡献,并在随后的论文中指出,中国通过土地使用管理在世界绿化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简单来看,中国的治沙成果可以分为生态环境和经济民生两类。从“沙进人退”实现“绿进沙退”。据林业部门统计,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已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并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中国治沙工程:治沙、发展经济两不误。1958年通车的包兰铁路全长990公里,其中有140公里位于沙漠,是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干线。曾有外国专家预言,这条铁路线“存活”不了30年就会被沙漠吞噬。然而,在治沙人的不懈努力下,腾格里高达百米的流动沙丘都没能将之淹没,它已经畅通无阻地通行了六十余载。包兰铁路沿线的治沙工程始于1956年,并于1964、1981、1987年进行了扩建。
该工程以草方格为基底,建立了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所构成的“五带一体”防护体系。
成果有据可循,质疑的到底是什么?在这么多有凭有据的成果之下,本文开头提到的那篇Nature新闻,显然对中国的治沙工程存在误会。仔细研究质疑文章发现,该报道存在两个主要问题:① 作为理论依据的参考文献经不起推敲;② 一刀切地将治沙方法归为植树造林(特指种树)。
中国西北的治沙路,不仅仅是植树。1955年,为了确保包兰铁路沙漠段的畅通无阻,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正式建站,打响了防沙治沙的第一枪。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在中科院副院长、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竺可桢先生的倡导下,中科院在西北地区设置了6个治沙综合试验站和20个治沙中心。1977年,第一批治沙民兵赶赴西北大漠,标志着荒漠化治理的正式展开。
经典治沙技术——草方格。
1957年,包兰铁路中卫工务段固沙林场职工偶然在沙地上用麦草扎出了“人定胜天”、“中卫固沙林场”等字样。风暴过后,只有方形的字留了下来。受到启发的工作人员在多次试验后发现,1米×1米的草格子是最好的固沙方法,草方格技术就此成型。
简单来说,草方格就是将麦草一束束地铺成方格状,用铁锹从中间轧进沙中,麦草中部受力后,两端会自然竖立形成天然屏障,再将方格中心的沙土拨向四周草栅栏底部加固,最后在格子中间种上治沙植物。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像中国这样大规模不间断的治沙工程实属世界首例。偏差在所难免,但这并不是我们停下脚步的理由。只有在不断探索中稳步前行,才能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路。尽管中国的沙漠总面积十分庞大,治沙之路还有很长一段,但随着治沙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土地荒漠化问题一定会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