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袭,曾经“下午三点喝奶茶,晚上宵夜撑到傻”的逍遥日子仿佛已经很遥远了,甚至就连被嫌弃吃腻了的海底捞都成为了一种奢求。不过随着近来情况逐渐好转,商家陆陆续续恢复营业,开始出现“爆发性吃喝玩乐”的“盛况”:朝阳公园游客瞬时达2万、Costco超市排队长龙、广元人民扎堆喝茶……现在已经限流,仅开六个门区了 | 新京报。
虽然在疫情尚未出现拐点时这样的行为还是有风险,但这似乎侧面反映了被宅居生活所压抑的“吃喝玩乐”欲望就快井喷式爆发。
灾难当前,这难以抑制的消费欲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经历灾难的人进行的集中消费行为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冲动性消费和强迫性消费。冲动性消费(impulsive buying)是一种自发的或突然的购买某种东西的欲望。人们往往认为冲动性消费是一种情绪化的过程,容易在“不顾后果”的情况下发生。
但研究人员发现,冲动性消费的过程其实也是包含 “理性思考”的:即使是冲动消费,人们也往往会认真考虑,确认接下来的消费行为是适当、合理的,才会开始消费。
而强迫性消费行为(compulsive buying)是指无法控制的、过度的、消耗大量时间或模式化的购买行为。相比于冲动性消费,它更接近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于强迫性行为的描述。强迫性购买常常是“无法控制的”,主要是为了从购买行为中获得快乐、安全感、舒适感。消费不是为了物品本身,是用来控制管理自己的情绪。
经历灾难后,为什么总想买东西?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席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及阿拉巴马州,造成灾难性的破坏,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美元,成为美国史上破坏最大的飓风。“我开始疯狂购买那些被洪水毁了的东西,因为我觉得对形势没有任何控制。我买了顶级洗衣机和烘干机,因为我的洗衣机和烘干机坏了,更因为我需要找回对自己生活的控制,”一位经历了飓风袭击的受害者这样说道。
南阿拉巴马大学的朱莉·斯内特和新奥尔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分析了受害者在灾后的消费行为。他们针对灾难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模型:可以发现,人们面对灾难时出现的抑郁情绪,来自于灾难诱发的压力。这种压力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事件缺乏控制的感知和个人财产的损失。具体来讲,认为自己在灾难中“本可以做些什么减少损失”会使受害者感到压力。
此外,由于人们通常会对已经拥有的物品进行“情感投资”——即赋予它一定的个人价值和情感回忆,所以当灾难性事件造成巨大财产损失时,就可能会使灾难诱发的压力被进一步放大。
另外,从模型中还可以看到,由这样的压力所引发的抑郁情绪,与冲动性消费和强迫性消费之间都有着密切联系。在灾难中,人们有意识地参与某些购买行为来应对情绪困扰。抑郁与冲动性消费:人们通常通过购买行为来让自己获得积极的情绪状态。而且无论飓风受害者是什么年龄、性别、收入,在应对抑郁状态时都会冲动消费。这也印证了阿拉巴马大学教授莎伦·比蒂曾说过的“冲动行为与个人特征或社会经济地位无关”。
另一方面,尽管购买行为有助于受害者更换被毁的财产并让生活“恢复常态”,但人们往往不会对购买的物品进行情感上的再投资。同时,在巨大灾难下的经历可以增加“对特定快乐来源的敏感度”,受害者会购买对自己来说是“礼物”或“奖励”的东西。在卡特琳娜飓风的受害者中,多数都积极购买了被视为礼物的商品,以此改善消极的情绪状态。
抑郁与强迫性消费:强迫性消费与冲动性消费的区别在于,强迫行为通常是不可控制的,可能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冲动性消费与社会经济地位无关,强迫性消费则受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低收入人群的抑郁与强迫性购买之间的关系显著增强,抑郁情绪更容易造成低收入人群的强迫性购买行为。卡斯特大学的研究员理查德·埃利奥特也曾说过,强迫性购买“可能是一种在家庭中运行的习得性、适应性行为”。
“灾后冲动性消费”或许是种自我疗愈?
但需要警惕。人在经历灾难后会采取帮助自己恢复正常状态的行为,冲动性消费往往是其中最直接、最方便的办法。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查尔斯·贝尼特和同事发现,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都影响了冲动性购买行为。经历痛苦的人最有可能通过冲动性购买寻求暂时的缓解,他们似乎能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不会感到耻辱。
尽管抑郁情绪导致的购买可能被用来逃避现实,但有研究表明,这种行为可以是一种积极和理性的反应,能缓解短期和长期痛苦,帮助幸存者应对困难环境。
然而,冲动性和强迫性购买行为的根源都是抑郁情绪,抑郁又可能成为一种长期的情绪,因此冲动性和强迫性消费都可能长期存在。除此之外,抑郁和强迫行为之间的相关受到收入的影响,这个结果或许说明,对于低收入的人群,这种“报复性购买”行为并不能真正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此外,人们对自己灾后购买行为的态度,也可能在创伤事件后发生变化。报复性消费的物品,可能让受灾者一直想起“遭受的损失与痛苦”,从而让受灾者后悔购买。另外,受害者在更换丢失的物品时愿意花很多钱,进而导致个人财务危机,这样的行为可能发展成习惯性行为。
更严重的是,这种冲动性、强迫性消费行为可能会导致“恶性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冲动性购买所带来的短期安慰可能导致强迫行为,进而发展成强迫性购买;购买导致更多的购买,进而引发成瘾。如果不加以控制,冲动和寻求奖励的行为可能导致个人的行为和财务风险发生长期变化,特别是那些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和低收入的人。
正视消费欲,合理消费。美国心理健康专家特里·舒尔曼提出,人们在强迫性消费行为时,一般会表现出如下迹象:通过购物来避免痛苦的感觉;买很多完全不需要的东西;喜欢一个人购物,而不是和朋友一起逛街;购物时感到兴奋,购物后感到内疚;在购物后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愧疚,甚至把买到的东西藏起来,不想让别人发现;因为购物而陷入经济困难;无限制的购物引发了生活中的情绪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陷入强迫性消费的陷阱呢?
第一步是克制自己,不要在情绪不稳定时买东西。“当你饿了,你应该去吃饭而不是购物;同样,当你需要填补情感空虚时,疯狂买东西是不会解决根本问题的。”做一做运动、出去走走,或许会比打开淘宝更能解决长远的问题。第二步是少用延期支付。洛杉矶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莱恩·霍华德和同事的研究发现,缺乏对于自身资金的管理与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使用现金购买时通常会造成强烈的失去感,引发人们的心理不适,进而增强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正确认知,促使我们更有效地管理个人资产。而随着信用卡、花呗、白条、网贷等等的发展,购物时钱包不断变瘪的感觉已经体会不到了,很容易造成“买了东西但钱并没有变少”的错误认知。因此,拒绝这些可以延期支付的方式,同时在购物前整理出购物清单,只买清单上的东西,往往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宅居几个月,不少朋友们都明白了自己其实是个假宅。疫情后吃吃喝喝买买买,稍微放纵一下未尝不可,逛逛街还可以顺便拯救一下几个月养出的肚腩以及微信运动排名。不过,进饭店之前不妨先看看自己的花呗白条,然后可能感觉,不用吃就饱了(手动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