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这么多年,我对自己身体各个零件、各项机能都已经相当了解了。在这其中,有一项技能一直陪伴着我,隔三岔五就被召唤出来,但却又不太受我控制,那就是“起鸡皮疙瘩”。
大冷天儿一阵寒风吹来,身上感到一阵“过电”,接着胳膊上就会起一层鸡皮疙瘩;被吓到或是气到的时候,鸡皮疙瘩它也是不请自来;当我看电视电影看到激动人心热血沸腾的桥段时,鸡皮疙瘩它又双叒叕来了......哦上帝,这难以自主的、从老祖宗那里继承来的鸡皮疙瘩,它究竟是有什么用?
看到这张图片,你有没有起鸡皮疙瘩?鸡皮疙瘩为啥不受控制?起鸡皮疙瘩的皮肤,酷似拔光了毛的鸡皮表面。
这鸡皮和人皮上的“疙瘩”,还真是同一种身体组织。人类的毛发和鸟类的羽毛,都扎根在表皮层之下的真皮层里,根部被毛囊包裹,毛囊斜插入皮肤,使毛斜立在皮肤表面。烤好的鸡,也能看得出凸起的“鸡皮”在毛囊的下方,还连着称为“立毛肌”的肌肉纤维。立毛肌就仿佛一根橡皮筋,一端牵着真皮表层,另一端固定在毛囊侧面。人在放松状态下,立毛肌柔软细长,埋在皮下显不出来。
一旦立毛肌紧张绷紧,就会把毛囊拉扯成垂直状态,汗毛也随之“站”了起来。而绷紧状态的立毛肌,团成一个个瓷实的肉球,在表皮上顶出一个个小鼓包,就是鸡皮疙瘩。
皮肤正常时的状态与皮肤起鸡皮疙瘩时的状态与我们运动用的肌肉——连在骨头上的骨骼肌不同,立毛肌属于平滑肌,与分布在血管内脏表面的肌肉属于同一类。骨骼肌属于随意肌,可以用大脑意识控制,完成各种动作。猛男可以控制肌肉,却控制不了鸡皮疙瘩。而平滑肌是非随意肌,由自主神经控制。所以,就像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心脏跳动、血管收张一样,起不起鸡皮疙瘩,精神力量一般也是做不了主的。
其实,起鸡皮疙瘩只是一种“附带效果”,“汗毛倒立”才是这个反应的真正功能。只不过,我们人类的体毛已经退化成了稀疏、细软的汗毛,就算立起来,也远不如皮肤上的鸡皮疙瘩显眼。而在许多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虽然鸡皮疙瘩不容易看到,但这个反应更明显——就是我们俗称的“炸毛”。养过猫狗的主人,想必有体会:阿猫阿狗见了面,一言不合就呲牙咧嘴,支棱起浑身的毛,就像要原地爆炸一样。
动物园和自然纪录片里的猕猴、狒狒、黑猩猩吵闹打架时,也总是毛发怒张,身体看上去大了一圈。这便是炸毛的第一个作用:用更大的“个头”形成视觉压力,虚张声势威吓对手。即便心里害怕,气势上也得拼一拼。
在古代,形容人生气时会用“怒发冲冠”、“须发皆张”,其实这就是和灵长类远祖们一样的本能反应——只是人类的头发、胡子比较粗硬,一般情况下“炸”不起来......这种不算天气寒冷的时候,动物炸毛还有保暖效果。
真皮里埋着冷热感受器,一旦感受到低温,就会指挥全身进入御寒状态:先是骨骼肌肌纤维摩擦生热,就会有发抖和“过电”的感觉;同时立毛肌收缩,支棱起根根毛发,如同在皮肤上竖起一片防风林,给体表的空气减速,少带走点热乎气儿。当然了,人类身上的这点体毛就不堪用了……
起鸡皮疙瘩是条件反射,按说应该是不受意识控制的。但有少数奇人异士,却能想起就起、想消就消。不过他们能控制的,只是胳膊上、脖子上的几块皮肤,其他部位的皮肤也不行。据说他们的控制大法,是全力去“观想”某种情境,以此制造“气氛”,勾出鸡皮疙瘩。除了寒冷外,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外,粉笔划黑板之类的刺耳声音、令人激动的画面等,都能与立毛反应直接挂钩,起鸡皮疙瘩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趣的是,文艺作品中的影像、音乐,乃至文字,特别美的和特别丑的,都能引发鸡皮疙瘩。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被一幅“密恐”的照片恶心到不忍直视,是否也曾被优美的诗句和乐曲感动出一身鸡皮疙瘩?至于这些场景、画面,它们究竟是如何触发立毛反应的,有待更多的研究去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