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有一种常见的蚂蚁,叫马塔贝勒蚁(Megaponera analis),其名源自非洲极具攻击性的马塔贝勒(Matabele)部落。在十九世纪,该部落曾经袭击、摧毁扫荡了其他多个部落,与其同名的马塔贝勒蚁也绝不简单。
和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马塔贝勒勇士一样,马塔贝勒蚁也是战斗力十足。不一样的是,这种蚂蚁突袭的不是其他部落的同类,而是它们最爱吃也是唯一吃的食物——白蚁。在白蚁需要面对的捕食者中,蚂蚁是最大的敌人,就拿马塔贝勒蚁来说,其残暴的袭击有时能持续好几个小时。
进击的马塔贝勒蚁虽然凶猛,但不鲁莽。它们会先派出侦察员,负责寻找、调查白蚁的情况。它们会避开白蚁防御森严的蚁丘,选择进攻在地下觅食的白蚁。一旦发现白蚁,侦察员就以最快的路线、最短的时间赶回家通知大伙儿。
接着,一支精锐的马塔贝勒蚁军队迅速集结出发,在侦察员的带领下冲向白蚁。而在急急忙忙赶赴战场的路上,所有蚂蚁都不忘用信息素做标记,这样突袭结束时,哪怕没有侦察兵带路,它们各自也能自己找到回家的路。
在出兵过程中,其浩浩荡荡、纵列出击的整齐队伍尤为突出。而这只是它们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袭击活动的开端。到了战场,蚂蚁们分工明确地开展突袭行动。大型工蚁(Major worker)主要负责撬开白蚁为了觅食挖出的坑道上覆盖的防护土层;待入口被攻破之后,小型工蚁(Minor worker)随即冲进坑道,和白蚁厮杀。
马塔贝勒蚁来势汹汹,但白蚁不会坐以待毙。遇到入侵的蚂蚁,白蚁会奋力死守、拼命抵抗,咬掉蚂蚁的腿或触角。有的白蚁还会死死抱住蚂蚁不放,被缠住的马塔贝勒蚁行动迟缓,更容易落单,最后被伺机以待的蜘蛛吃掉。一场突袭结束后,马塔贝勒蚁常常也有不少死伤。
扫荡完白蚁穴,马塔贝勒蚁纷纷回到之前的集合点,准备一起回家。此时,回到安全休息地的伤兵开始“呼救”——释放信息素。队伍中的伙伴闻“信”赶来,检查它的伤势,并护送它回家。
就这样,大只的蚂蚁扛着一只只白蚁战利品凯旋,而有些蚂蚁则负责扛着受伤的战友回去。行为生态学家、蚁学家埃尔克·弗兰克(Erik Frank)和同事们发现,一旦回到家,蚂蚁就会用触须仔细检查受伤的同伴,然后用颚、前腿轻轻地把同伴受伤的腿固定住,接着,认真地“舔舐”伤口。
带伤者回家,并治疗伤口的救助行为,有效降低了蚁群出征的死亡率。倘若伤兵独自回家,有32%会死在归途。回到家独自养伤的话,80%会在24小时内死掉。但要是得到了同伴的救助,因伤致死的比例能够降到10%。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试着把受伤的蚂蚁放到无菌环境,结果大约80%的轻伤蚂蚁都存活了下来,因此推测蚂蚁伤兵的主要死因可能是感染,而同伴“舔舐”伤口似乎降低了伤兵感染的风险。至于蚂蚁舔舐同伴伤口的行为所起的具体作用和详细原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的猜测是,舔舐去除了会引起感染的污物,或者蚂蚁的嘴里有类似抗生素的物质。
至此,马塔贝勒蚁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弗兰克之后又发现,受伤的马塔贝勒蚁竟然还会演戏,夸大自己的伤势。在战场上,当身边没有伙伴可以帮助自己时,受伤的蚂蚁就会走最短的直线,赶紧回家。但如果周围有小伙伴在,受伤的蚂蚁就故意踉踉跄跄地走不稳路,显得自己伤得很重,一副此刻得不到救助马上就要归西的样子。不过,演戏的前提是,这些戏精只是受了轻伤,比如失去了一两条腿。
而那些身受重伤,比如6条腿里失去了5条的蚂蚁,下场几乎只有一个,那就是——等死。实验发现,重伤的蚂蚁哪怕在实验室中经过求救信息素的洗礼,最终依然是孤苦伶仃地等死。是重伤蚂蚁的信息素不管用?还是小伙伴们见死不救?通过观察,研究人员惊了,原来不是其他蚂蚁没有作为,而是重伤的蚂蚁自己拒绝救治。当同伴前来验伤,或想带走它们时,它们就使劲儿地拳打脚踢,迫使同伴抛弃它们。
受伤的蚂蚁得到及时而细致的照顾之后,痊愈速度也很快。它们一天之内就能适应残缺的身体,运动水平也能迅速恢复,奔跑速度甚至和未受伤的健康蚂蚁差不多。更厉害的是,它们大多会投入下一场战斗。尽管蚂蚁群里断肢蚂蚁只占5%,但在突袭队伍里断肢蚂蚁却能占到21%。受伤的蚂蚁被救后重回战场,“就无需使用新的工蚁进行替换。”这一切努力不仅增加了个体的寿命,而且降低了群体的死亡率,壮大了自家的蚁群。
对于整个群体而言,一只小小的蚂蚁似乎没有什么价值,理所应当为了群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但弗兰克的研究发现,就马塔贝勒蚁而言,有时候“个体的利益,就是群体的利益。”蚂蚁们能相携回巢,彼此救助。受重伤的蚂蚁,会主动把救助机会留给受轻伤的蚂蚁。康复的断肢蚂蚁,则会再度加入突袭队。蚂蚁虽小,展现出的行为却复杂而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