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眼不是都长在正面,那会怎么样?包括人在内的大多数动物都有两只眼睛,为什么要有两只眼睛?难道是损坏了一个还有一个备份?也许,但无法证明。可以证实的是,两只眼睛可以令动物有更宽广的视野,同时可以看得更加清楚。那两只眼睛为什么长在正面,而不是分别朝着正前方和正后方,或者正左方和正右方?那样不是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吗?
对于动物的生存来说,相比于看到得多,看得清楚显然更要紧,尤其是看清楚两样东西:猎物与天敌。如果猎物离自己不远,上去抓住就有了食物;如果离自己很远,再怎么追也没有用。同样,如果天敌离自己很近,那就要赶紧逃开;如果天敌离自己很远就吓得跑开了,成天这样,即便没有被天敌吃了,自己也得累死。如果只有一只眼睛,对于所见对象的距离的把握会较差,对于距离的变化就更难以捕捉。
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就可以证实这一点:请你的朋友在几步之外伸出一个大拇指,你闭上一只眼睛走向朋友,并用手指点一下朋友的拇指。你会发现,这个似乎很简单的动作却不容易一下子就完成,不是点前了就是点后了。原因就在于一只眼睛对于距离的判断是不容易准确的。而当我们有了两只相距一段距离的眼睛,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判断距离的远近。
如果我们的两只眼睛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那么我们看清楚前面物体并判断距离的本领就会打一个折扣。极端一点说,如果一只眼睛朝前、另一只朝后,或者一只向左、另一只向右,那就等于是两只孤立的眼睛了,对于判断距离根本没有什么帮助。所以,所有的高等动物,它们的两只眼睛都是相互有关联的,只是不同的动物之间会有些差别。例如,牛、马、羊等食草动物的两只眼睛虽然也大致向前,但是左右分得较开,分别向着左前方和右前方。
这样生长的眼睛虽然对于正前方物体的清晰程度和距离的判断能力会有所下降,但是视野会开阔一些。那些食草动物由于吃的是草,草中的纤维素极难消化,即使像牛、羊这样的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吸收率也并不高,所以它们不得不花很长时间来吃草。总在埋头吃草,就容易被食肉动物偷袭。看不见两边的食草动物易被吃掉,而眼睛能够在吃草的同时把两边情况观察得更多一些的个体就更有机会活下来。
食肉动物则不然,它们的眼睛长得更向着前方,对于前方运动物体的距离判断得更加快速和准确,也就是对于物体运动速度有好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在运动中有效地捕获猎物。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类动物的两只眼睛也是长在正前方,与食肉动物一样,而与食草动物不同。由此可以得出,灵长类动物的祖先主要应当是捕食其他动物而不是被其他动物所捕食。眼睛结构决定了灵长类动物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前方物体的距离和速度。
当然,它们灵活的颈部能够弥补一点难以照顾左右两边的缺陷。这就是灵长类动物一个很突出的优点。这个优点使它们不但可以食用植物性食物,而且可以食用动物性食物。在树林中生活,灵长类动物能够看清树枝的远近,便于活动;可以看清各种果实或可捕捉的小动物的距离,准确而迅速地取得这些食物。在平地草原上活动,也便于集体狩猎。这是它们比那些草食动物优越的地方。
食用动物性食物不但可以得到优质的蛋白质、脂肪,也能够得到诸如脂溶性维生素、有用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等等。有些营养素在植物性食物中是难以被吸收的,现在被别的动物所富集,食肉动物得到这些营养素就“少劳而获”了。像我们人喝奶、吃肉,就比较容易得到钙、铁、锌等营养素。所以,吃荤对于我们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类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主宰动物”,是有重要影响的。
实际上,我们人之所以长成现在这副模样,能直立行走、有发达的大脑和少毛的皮肤等特征,也都与我们祖先长期的狩猎生活有关。应当说,我们的身体是适应而且依赖摄入一定量的动物性食物的。没有适量的动物性食物,对人们健康是不利的。对于一般的人,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荤素结合,均衡营养,才是一个好的选择,也是对健康有益的。这不但是营养学家科学研究的结论,更是千万年以来大自然优胜劣汰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