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喹抗病毒活性的研究基础与禁忌:童朝晖诊疗笔记(四)
呼吸危重症专家童朝晖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副院长,2003年参加抗击非典,今年1月18日抵达武汉,是国家派往武汉的中央指导组专家成员,重点指导和负责武汉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以下为童朝晖从武汉发来的2月14日-2月21日的诊疗笔记。希望对一线的医生有所启示。
氯喹刚刚写入第6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关于“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专家共识”也刚刚发表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氯喹是老药新用,尽管如此,由于多年不用,相信大多数临床医生对它的用法和有关注意事项并不清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提醒大家注意!
一. 抗病毒活性研究基础
两个独立研究团队发现氯喹在细胞水平上具有抗SARS-CoV活性。
比利时鲁汶大学大学研究结果显示,磷酸氯喹能够抑制SARS-CoV诱导的Vero E6细胞系中病毒复制,50%抑制浓度[IC50=(8.8±1.2)μm]接近急性疟疾治疗期间所达到的氯喹血浆浓度,这一数值明显低于50%细胞抑制浓度[CC50=(261.3±14.5)μm],提示氯喹对该细胞系应用的安全性。同时氯喹的抗病毒活性能延长至感染后5 h,而不会显著下降。
美国疾控中心团队的研究进一步阐明,氯喹是通过减少Vero E6细胞表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的末端糖基化、干扰SARS-CoV与ACE2受体结合来发挥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氯喹对α群HCoVs,如HCoV-229E也有抑制作
二. 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1. 年龄<18岁或年龄>65岁。
2. 处于妊娠期的女性患者。
3. 明确对4-氨基喹啉类化合物过敏的患者。
4. 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
5. 患有慢性肝、肾疾病并达到终末期的患者。
6. 患有心律失常、慢性心脏病的患者。
7. 已知患有视网膜疾病、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的患者。
8. 已知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
9. 皮肤疾病(包括皮疹,皮炎,银屑病)。
10.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11. 因原有基础疾病必须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保泰松、肝素、青霉胺、胺碘酮、苄普地尔、多潘立酮、氟哌利多、氟哌啶醇、阿奇霉素、阿司咪唑、红霉素、克拉霉素、泊沙康唑、美沙酮、普鲁卡因胺、氢氯噻嗪、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西沙比利、吲达帕胺、氯丙嗪、链霉素、肝素、青霉胺、氯化铵、昂丹司琼、阿扑吗啡、奥曲肽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氟羟强的松龙的患者。
三. 不良反应的观察
1. 一般不良反应:头晕、头痛、眼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耳鸣、烦躁等。反应大多较轻,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2. 眼睛毒性:(1)因氯喹可由泪腺分泌,并由角膜吸收,在角膜上出现弥漫性白色颗粒,停药后可消失。(2)蓄积毒性:本品相当部分在组织内蓄积,久服可致视网膜轻度水肿和色素聚集,出现暗点,影响视力,有出现视网膜病(黄斑病变)、黄斑变性的报道,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持续治疗时间、每日最高剂量和(或)累计剂量,常为不可逆。
3. 严重椎体外系疾病:如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伸舌、斜颈等,症状常于停药或对症治疗后缓解。
4. 心脏毒性:引起窦房结的抑制,导致心律失常、休克,严重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而导致死亡。
5. 血液系统:溶血、再障、可逆性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等较为罕见。
6. 其他:药物性精神病、白细胞减少、紫瘢、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乃至剥脱性皮炎、银屑病、毛发变白、脱毛、神经肌肉痛、轻度短暂头痛等。
四. 禁止联用药物
(1)心血管类: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洋地黄毒苷、毒毛花苷K)、抗心律失常药物(I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胺、III类:胺碘酮、索他洛尔、伊布利特、决奈达隆)、苄普地尔、氢氯噻嗪、吲达帕胺;(2)抗生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氟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青霉胺、链霉素;(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美沙酮,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咪嗪、多塞平、氯米帕明、美利曲辛)、西酞普兰、抗精神病药(氟哌利多、氟哌啶醇、氯丙嗪);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异烟肼、异卡波肼、司来吉兰、反苯环丙胺、吗氯贝胺、帕吉林等;(4)胃肠用药:胃动力药(多潘立酮、西沙比利)、止吐药(昂丹司琼、多拉司琼);(5)其他:保泰松、氟羟强的松龙、肝素、阿司咪唑、氯化铵、阿扑吗啡、奥曲肽、特非那定、三氧化二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