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新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流行病学组发布了迄今最大规模的新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分析报告。这项研究选取了截至2月11日,中国内地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所有COVID-19确诊、疑似及临床诊断病例,共计72314例。其中,确诊病例44672例、疑似病例16186例、临床诊断病例10567例,此外还有无症状感染者889例。
这份迄今最大规模的研究报告全面地反映了湖北省内外患者的流行病学统计,并且为我们展示了COVID-19疫情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进程。COVID-19的病死率是公众关心的关键数据。此前一系列临床研究得出的病死率在1.3%~3%之间不等。由于患者所属地区、本身年龄及健康状况、发病时间等因素不同时,病死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样本量有限时,得到的病死率数据容易出现偏差。
并且,总病死率数据也无法反映出不同群体的情况。这项最新研究利用迄今最完整的患者数据,分析了不同群体的病死率。在44672名确诊患者中,湖北省的患者占74.7%,轻症及中症病例比例为80.9%;其余为重症及危重病例。44672例确诊病例中,有1023例死亡,粗病死率为2.3%。其中,尽管男女患者人数基本持平,但男性的粗病死率为2.8%,高于女性的1.7%,COVID-19的致死风险似乎存在性别差异。
在这些患者中,湖北省内的粗病死率达到2.9%,而其他省份为0.4%,湖北省的病死率是省外7倍之多。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COVID-19的死亡风险。研究发现,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的确诊患者,病死率明显更高,其中伴随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粗病死率更是达到10.5%。相比之下,未报告合并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约为0.9%。
此外,这项研究还指出了一个此前较少受到关注的趋势:发病时间与病死率的关联。根据论文数据,1月10前发病的确诊患者中,粗病死率达到15%;1月11-20日期间发病的患者为5.7%;而21-30日的患者进一步下降至1.9%。2月发病的患者病死率更低,但由于大量死亡病例是在10天后病情加重,因此2月数据的参考价值有限。研究完整地统计了医务人员受感染的情况。
自首例医护人员病例在12月18日出现以来,截至2月11日,在为COVID-19提供诊治服务的422家医疗机构中,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包含1716名确诊病例,其中5人死亡。其中,武汉市医务人员受感染的情况最为严重:在医务人员的确诊病例中,武汉的病例总数占全国的64%,其中1月21-31日为感染高峰,期间有656名武汉医务人员发病。
而湖北省其他地区的医务人员感染,占全国的23.3%。论文指出,武汉和湖北的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医务人员感染,但医务人员感染以及防护失败的具体原因仍有待深入调查。此前在一项发表于JAMA的研究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彭志勇团队指出,医院内存在大量交叉感染。在钟南山团队上周发表的临床研究中,有2.09%的患者为医护人员。
通过对确诊病例发病日期的回顾性分析,研究者还原了COVID-19确诊病例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情况,是如何随时间演化的。论文指出,在截至2月11日44672例确诊病例中,2019年12月31日前,共有104例病例,全部出现在湖北省;而在1月10日,病例总数增长至757例,此时20个省份的113个县区已经陆续出现了确诊病例。
而在1月20日,即钟南山院士提出新冠病毒“肯定能人传人”这一天,病毒已经蔓延至中国内陆除西藏外的所有30个省份,累积确诊病例超过6000例。根据全部患者(含确诊、疑似、临床诊断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研究者绘制出发病时间的流行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发病人数在1月初开始迅速上升,并且在1月24-28日达到第一个高峰。此后,除了2月1日的异常高峰,单日发病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
而根据报告日期绘制的流行曲线显示,报告病例数在1月10日后快速上升,2月5日达到高峰,随后缓慢下降。根据这些流行曲线,论文作者指出,2019年12月发病的病例,可能为小范围暴露传播模式。此前,对于新冠病毒感染人的途径,一种猜想是病毒在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从某种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而进入2020年1月后,病毒可能转为扩散传播模式。根据流行曲线,进入2月以后,疫情似乎呈下降趋势。
但作者也在论文最后强调,目前疫情尚未结束,尤其是企业大量复工后,人员流动与接触将大大增加,增加了新冠肺炎传播风险。昨日,钟南山院士也在远程视频会诊中表示,根据模型推测,2月中下旬全国病例数将达到峰值,但峰值不等于“拐点”——随着务工人员返程,尽管可能性不大,但疫情有可能再次出现新的高峰。所以,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做好日常防护,并且社区、劳动场所等需继续做好检查措施以及病例发现后的处置,防治疫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