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来越多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随着痊愈患者增多,一些医生也呼吁,希望痊愈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献血来帮助危重患者的治疗。
血清疗法的原理是“抗原-抗体反应”。血清疗法由来已久,非典期间也有过简单试验。血清疗法存在着一些风险和限制因素,如交叉感染。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使用血清救助危重患者,有意义。
使用治愈者的血清或血浆救治危重患者,其实原理非常简单,就是中学生物课学过的“抗原-抗体反应”。人体抵御外来物质侵入共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构成。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御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而使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从人血管中抽取出来的血液虽然是液体,但其实里面有一半物质是各种血细胞。如果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并在血细胞保持完整的状态下离心,得到的上层清液就是血浆;若不加抗凝剂,让血液自然凝结、血细胞破裂,再离心获得的上清液则是血清。两者差别不太大,一般会认为血清中的物质比血浆少一些,更“干净”,但它们都含有抗体。
具体到新冠肺炎这个例子,就是患者被感染后,体内相应地产生了能够对抗新冠病毒的抗体。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形成的特异性抗体,有可能在抗原消失后的一段时间内仍然留存在身体里。而此前的新闻中也提到,有专家认为,出院的患者在几个月内应该不会再感染新冠肺炎。如果这种说法成立,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治愈患者的血液里还有病毒抗体的存在,可以抵御疾病。
一个很自然的思路是,如果收集这些抗体,注射到危重患者体内,就能够有效“中和”掉他们体内的病毒,迅速缓解病情。实际上这种治疗方式由来已久,17年前SARS疫情中也曾被提出和使用。当年有个名字频频出现在新闻上。姜素椿医生是解放军302医院的传染病学专家,因接诊北京首例SARS患者而被感染。当年他已74岁高龄,在治疗期间决定以自己作为受试者,进行血清疗法试验。
姜医生最终痊愈出院,随后他也曾倡议更多的SARS康复患者捐献血清。
2003年5月,媒体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医院对SARS患者进行了小范围的临床对照试验,共纳入40例患者。试验最终认为血清疗法能有效医治SARS病人,不仅缩短了病程,还创出零死亡的成绩。然而,我没能在学术期刊上找到这则临床试验的正式报道,可能是随着非典疫情烟消云散,无法进行更多的研究,这也成为了当年血清疗法的最后一点音讯。
有这些前因往事作为铺垫,当我们如今面对更为严峻的新冠疫情时,血清疗法再次被提及,并试用于临床,似乎也成为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它如今所需面临的质疑和压力或许会稍小一些。
理论上来讲,血清疗法可以治疗任何无药可救的病毒感染疾病,然而艾滋病和埃博拉仍然困扰着人们,这种现实意味着,它一定存在着一些不适于大范围使用的理由。首先,血清/血浆来自于人体,用它们作为治疗手段,存在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2003年姜素椿医生的例子中,他的学生两次南下广州获得了6份血清,其中一份疑似艾滋病,一份疑似丙肝,他最终从其余四份中选择了一份使用。这虽然是孤例,但带有其他感染源的血清比例之高,可见一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血浆倡议书”由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NBG)和武汉血液中心共同发出,其中提到,“输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将其制备成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此处所指是以康复者的血浆/血清作为原料,经过病原灭活后的血液制品,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药品。相比于直接输注血清,这样的制剂无疑是更为安全的。然而也仍然存在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阻碍血清疗法大范围应用的另一个更主要原因,是能使用的治疗材料还是太少了。危重病人体内的病毒含量往往比较高,如若使用抗体进行治疗,显然也要浓度够高才有意义。但康复患者血液中的抗体含量却千差万别,那么就必须选择抗体浓度较高的血清作为材料,或者需要几名康复者的抗体才足够救助一名危重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至此不到两个月,康复患者基数并不大,再经过层层筛选,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使用方式,注定血清疗法无法普及推广至所有患者身上。
除了直接使用血清中的抗体,康复者的血液还可以以其他的方式提供帮助,例如研发抗体药物。指望人体作为抗体的生产反应器,始终还是太低效危险。如果对康复者体内的新冠病毒抗体进行解析,或者将他们的免疫淋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是有可能发展出体外大规模制备抗体的技术的。
2月13日,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血液中心发布消息称,临床上已经使用康复者血浆治疗了11例危重病人,效果显著。而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武汉市已有20多名感染康复的医护人员捐献血浆,12名重症患者接受了治疗。这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直接宣称对于危重病人表现出明显治疗效果的方法。
总之,以现有的信息来看,虽然有一些限制因素,但无论是直接使用血清疗法救助危重患者,或是对康复者的血液进行深入研究,都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寒潮之后即是入春,也期待着新冠肺炎疫情伴随冬日的阴霾一起,早日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