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城市的防控正在升级。为了确保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们正在陆续复工上班。这条路并不平坦,疫情的威胁可能更多表现在心理层面。怎样排解复工过程中的担忧和恐惧,调试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成为广大上班族的必须。
我们需要习惯与病毒或各种细菌等生物共存的生活,它们无处不在。这实际上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就像有人说过的那样,我们深爱的地球其实就是一颗病毒星球。
医学的高度发展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传染病已经离开我们很远,但其实传染病一直在我们中间寻求机会,因为病毒始终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与人类和平共处,但是不时也会兴风作浪。最近一期《中国热带医学》的回顾性文章显示,2014-2018年期间仅发生在广州市学校里的传染病突发公共事件就为198起,占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半。算下来,平均每年将近四十起。也要认识到,这种不安全的情形,也是一种常态。
人类生来就与这种不安全的情形相伴,这里不仅仅是病毒和疫病的威胁。交通事故、战争、自然灾害和各种疾病,几乎在我们这颗星球上无时不在,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回望2003年公众感受中最威胁安全感的事件,非典大概率会是很多人的重要备选。来势汹汹的非典给许多人留下了惨痛的回忆,以至于成为千千万万人的共同创伤。但是,也要看到,如果仅以生命损失数量来衡量,其实非典的影响并不突出。
比如,在同一年,交通事故仅在我国就夺走了10.4万人的生命,是非典的一百多倍。这些意外或灾害事件,有些能引起大众的关注,比如NBA巨星科比的逝世;有些离个人更近一些,比如某个熟人罹患的疾病或者朋友圈里常能见到的疾病筹款信息。重点在于,风险一直都在。它们不仅仅属于这个时代,也不仅仅属于新冠肺炎。不是吗?
人们对上班感染疫病的过分担忧,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投射。
此时此刻,内在的不安终于找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理由。因此,应对的第一步,就是认清不安全感是一个正常体验,不必过分去放大。如果过分关注内心不安的部分,就会把这种不安全感放大。如果按照专家的指导,做好充分的防护,还是觉得上班的路上充满风险,并为此内心充满恐惧。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此前有没有类似的恐惧感,那段时间经历了什么。非常可能,内心深处很可能也有过类似的不安全感,甚至比现在更甚。
也不必刻意地去寻求安全感。正如不少婚姻的问题就与 “Ta不能给我安全感”有关。无论当时多么的信誓旦旦,山盟海誓,实际上谁也没法直接给谁更多的确定性和安全感。如果站在原地消极等待,就约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成长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和谐的婚姻中,彼此都是支撑。一个人如果总是需要另一个人去“撑”,那么这样的关系中彼此都不会感到满足。面对疫病,其实也是如此。
一些刻意追求安全感的行为,往往会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安全感本身却是很内在的,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阅历积攒。安全感本来就是不断成长过程中自己给予自己的礼物,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是应对不安全感的最重要的元素。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总有特定阶段的任务与之相伴。疫情终究会过去,但是接纳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可能是我们终身都会面临的任务。
没有一段经历是没有价值的,经过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希望每个人最终都会获得内在的成长。这样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积极元素。其实,潜在的风险应对从生活中折射出来,可能也就成了爱的样子。比如,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每次经过红绿灯的时候,父母会指着红绿灯,让孩子跟自己念“红灯停、绿灯行”;孩子大一些的时候,父母会给他们更多的自由。
可以沿着人行道小跑,但是以马路口为限,到那里必须停下来等待;再后来,虽然可能不牵手,但过马路的时候,父母和孩子都还是会跟得比较近,彼此呼应心安。这个过程,就是应对风险的过程,也满满包含着爱的勇气和力量。逆行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给了我们那么多感动,原因就在于此。
在这个并不是绝对安全,不完美的世界中,谨慎可以有,但不必反应过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