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之际,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大多数人度过了史上最宅的春节。对于急性子的植物杀手而言,最磨脾性的事情莫过养花。于是,宅在家中百无聊赖的我,再次开启了辣手摧花模式。
在童年记忆中,每逢新春佳节,家中岁朝清供的年花中,总少不了水仙。这种植物养得好,既祥瑞喜庆又雅致清新;养不好就酷似韭菜大蒜,不是披头散发,就是东倒西歪。因此,有一半成功开花几率,又好养护打理的水仙,就成了我的首选目标。
亭亭玉立、雅致清新的水仙。图片:M's photography / flickr
凌波仙子还是自恋美男
说起水仙(Narcissus tazetta),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我们最常见的水仙,又名中国水仙。在中国,它不仅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更以花姿优雅、香气芬芳跻身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近些年,有许多从欧洲远道而来的水仙现身年宵花市场,它们以鲜艳华丽的花冠受到人们的喜爱。为了与中国水仙区分,园艺上习惯把国外的水仙称为洋水仙。
荷兰库肯霍夫公园展示的洋水仙新品种。图片:江南蝶衣
花朵更大、颜色更加丰富多变的洋水仙。图片:江南蝶衣
或许你听说过凌波仙子化作水仙的传说,也对自恋美男变成水仙的故事有所耳闻。但是,你是否想过,神话传说中的水仙也有性别之分呢?在古希腊神话中,水仙是美男子的化身。俊美自恋的那耳喀索斯(Narcissus)拒绝了水泽女神厄科(Echo)的求爱,痴情的厄科伤心而死,化作飘荡在山谷的回声。复仇女神为了惩罚这个傲慢的美少年,就令他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顾影自怜的那耳喀索斯最终憔悴而死,在他死去的地方,生出了一株美丽的水仙花。
沉迷于自己绝世美颜而不能自拔的那耳喀索斯。图片:《厄科与那耳喀索斯》,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
比起希腊神话中的自恋美男,中国人更倾向于把水仙视为女神。在中国神话中,水仙大多是凌波仙子的化身。“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仅需一碗清水些许石子,就能在寒风凛冽之际吐露芬芳。难怪在诗人的笔下,冰肌玉骨的水仙花被比作不染俗尘的凌波仙子。
除了凌波仙子,水仙还有女史花、湘夫人、女星等众多女性化别名。图片:易伟嵘
热闹的水仙家族
其实,不管是中国水仙还是洋水仙,它们都是石蒜科水仙属的多年生鳞茎植物。或许受到希腊神话的影响,现代生物分类学之父卡尔·林奈在描述水仙属(Narcissus)植物时,选择了自恋美男那耳喀索斯的名字为该属命名。
水仙属的模式种红口水仙(N. poeticus),相传为那耳喀索斯死后所化,是真正以“自恋”而闻名的水仙花。图片:陈湛
作为著名的球根花卉,水仙属植物在世界各地广泛栽种。据世界植物名录(The Plant List)统计,目前已接受的水仙属植物共有830种之多。而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与人工杂交选育,国际水仙花登录在册的品种更是多达3.2万余种,而且每年还有新品种诞生。
由于水仙品种繁多、亲缘关系复杂,为了便于区分,国际水仙花权威机构英国皇家园艺学会(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RHS)将水仙属植物分为12大类。
根据RHS水仙分类系统,图中依次为:喇叭状副冠型、大杯状副冠型、小杯状副冠型、重瓣型、三蕊水仙型、仙客来型、丁香水仙型、法国水仙型、红口水仙型、喇叭水仙与野生杂交种及野生类型、副冠开裂型、什锦型。图片:美国水仙花协会(ADS)
水仙属是个热闹的大家族,它的家族成员主要分布在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根据《中国植物志》的记载,我们常见的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是欧洲水仙的一个变种。
“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朱熹在诗中生动地描述了水仙的形态:翠绿的叶片、黄色的副花冠和白色的花被片。在水仙的学名中,种加词tazetta意为小杯子,指的是水仙呈浅杯状的副花冠。
与中国水仙不同,欧洲水仙的花冠更大且花色多变。
滑动查看欧洲水仙。图片:Zachi Eveno、A. Barra / wikimedia,江南蝶衣
在中国,人们按照水仙花型的特征,将其分为单瓣和重瓣两大类。单瓣水仙清新素雅,名为金盏银台;重瓣水仙繁复华丽,被称为玉玲珑。不过在我看来,与雍容华丽的玉玲珑相比,风姿绰约的金盏银台更加符合凌波仙子的气质。
单瓣的金盏银台和重瓣的玉玲珑。图片:日历娘
你是否也觉得单瓣的水仙更加清雅秀丽呢?图片:日历娘
中国水仙竟是舶来的
馨香淡雅、清绝出尘的水仙,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辛弃疾在《贺新郎·赋水仙》一词中,发出了“恨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的感慨。而清代风流才子李渔甚至还把水仙比作生命。就连在穷困潦倒之际,他也不忘以“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来央求家人,典当首饰为其购买水仙。凌波仙子的魅力,由此可窥见一斑。
水仙蜡梅图。图片:仇英 / 台北故宫博物院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尽管水仙又叫做中国水仙,其学名中的变种名chinensis也标志着它是中国特产,但实际上,中国水仙的老家却远在地中海和西亚地区。根据《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英文版中的描述,水仙在1300年至1400年前被引入中国,而后在浙江、福建沿海岛屿自生,是一种外来归化植物。
野生的水仙花海。图片:Daiju Azuma / wikipedia
不过对于水仙进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学术界看法不一。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一书中有“㮈袛[nài dī],出拂林国(东罗马帝国)”的记载。一些学者推测,水仙是在唐朝末年左右,通过商贸关系进入中国。
经过1000多年的人工栽培,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分别选育出漳州水仙、普陀水仙、崇明水仙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仙品种,并形成了成熟的水仙花产业。每到冬季,在各地的花卉市场上,我们都能看到一个个蒜头般的熟悉身影。
地理隔离和生境变使得中国水仙成了三倍体植物,只开花却不结果。因此,人工栽培的水仙是通过鳞茎分球的方式来繁殖后代的。图片:江南蝶衣
水仙花怎么开,你说了算
中国有句歇后语,想必大家都听过:水仙不开花——装蒜,指人装糊涂或装腔作势。由于未开花的水仙外形酷似大蒜,古人还给它起了“雅蒜”的别名。
在植物学上,我们将水仙的“大蒜头”称作鳞茎。鳞茎是一种地下变态茎,大多数鳞茎是球状的,也被称作“球根”。
水仙的鳞茎里贮藏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这有助于它适应一些极端的生长条件。图片:江南蝶衣
养过水仙的人都知道,要把水仙养好,可是个技术活。每年春节前后,网上都会涌现出各种长相魔幻的水仙。经常有网友抱怨,养的水仙放飞自我,长成了浓密的韭菜大蒜。
不过,不管你的水仙长得多像韭菜大蒜,都要切记水仙有毒不可食用。
或许有人说,有绿色点缀不好么。可是,水仙有个不讨喜的特性——非常容易徒长。当叶片长到一定高度,就变得垂头丧气,接着东倒西歪。于是,一些无法忍受的朋友,直接把疯长的水仙剪成了秃头。
披头散发要靠皮筋才能直立的水仙。图片:天籁之音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水仙从“仙子”变成了“疯子”呢?其实,背后的原因不外乎光线、温度和湿度。
水仙是阳生植物,在缺乏光照的生长条件下,它体内的光敏色素就会调控茎叶伸长。如果将水仙置于弱光高温、水分充足的环境中,很快就会变得茎叶细长,花葶过高,最后以东倒西歪的惨淡结局收场。
惨遭二次剃头的水仙。至于水仙花的秃头照,图片作者表示没有心情拍。图片:溲疏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水仙徒长呢?不妨试试以下三个方法:
方法一:水仙雕刻
在种植条件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既想让水仙避免徒长,又想让它顺利开花,那么我们就需要“辣手摧花”了。在我国,有项民间技艺叫做水仙雕刻,是用雕刻刀将部分鳞茎切除。或许你会问,用刀雕刻水仙,它还能活吗?其实,雕刻过的水仙不仅可以实现矮化和提前开花,还能改变花叶的生长方向。
用水仙雕刻刀在根盘以上1厘米处横切,切记不要切伤花芽。图片:江南蝶衣
摆脱了蒜头造型的水仙,同时还提高了观赏价值。图片:用心阁 / Wikipedia
方法二:光温控制
俗话说,三分切七分养。即便是雕刻过的水仙,也要给予充足的光照。如果遇到雨雪天,缺乏自然光照,也可以利用日光灯补光。
此外,水仙喜欢冷凉的气候,相比暖气十足的北方室内,在包邮区养水仙要轻松许多。夜晚0°C,白天15°C,是水仙生长最适合的温度,而且昼夜温差大也有利于水仙的花芽分化。
经过雕刻、补光、控温,植物杀手养的水仙开花在即。图片:江南蝶衣
方法三:化学调控
如果你对自己的种花水平仍没信心,不妨试试矮壮素之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顾名思义,它能让你的植物长得又矮又壮。用矮壮素浸泡过的水仙,或许能避免惨遭剃头的命运。
1957年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矮壮素,是一种季铵盐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图片:exportersindia.com
掌握了以上的水仙种植方法,明年春节水仙花怎么开,就听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