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及疾病命名引争议昨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疾病正式命名“COVID-19”,其中,COVID为CoronaVirus Disease的缩写。同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在一篇生物预印本网站的论文中,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意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两个机构在同一天对病毒及其引起的疾病给出截然不同的名称,这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定的争议。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对于病毒名称表示:“没有证实这是最终的命名,我也认为不妥。”他表示,建议中国病毒学会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来讨论此事。也有部分专家认为,COVID-19命名过于简单,且疾病与病毒的名称应保持一致性。
今天,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在广东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团队在一名重症患者的粪便样本,分离了活的冠状病毒。赵金存介绍,今天李兰娟院士团队也取得了类似发现。这一现象提示新冠病毒传播可能有新途径,但是否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传染,还要进一步研究。
对此,国家卫健委发言人表示,粪便中分离到病毒,并不意味着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发生变化,仍为呼吸道、接触传播为主,粪口传播在全部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原定于2月下旬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20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的组织方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周三正式宣布,由于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导致许多公司陆续退展,因此将取消此次大会。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每年2月在巴塞罗那举行,是全世界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领域最重要的年度盛会。湖北省卫健委公布了截至2月12日24时的最新数据。
2月12日,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全省新增病亡242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5例),新增出院802例(含临床诊断病例423例)。截至2020年2月12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48206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全省累计治愈出院3441例。全省累计病亡1310例。
目前仍在院治疗33693例,其中:重症5647例、危重症1437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现有疑似病例9028人,当日排除3317人,集中隔离6126人。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158377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77308人。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昨日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数量大幅增长。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根据该方案,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为与全国其他省份对外发布的病例诊断分类一致,从今天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
世界最大的龟甲化石
古生物学家躺在本次发现的地纹骇龟化石旁(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Zurich/ Edwin Cadena)在距今13-7百万年前的第三纪中新世,生活着一种已知最大的淡水龟——地纹骇龟(Stupendemys geographicus)。这种龟最大可达4米长,1.25吨重,像一辆汽车一样大。它们生活在湖泊或河流底部,研究认为它们巨大的尺寸可能为了防御同时期强大掠食者的捕食。
近日,古生物学家们发掘出了该龟的新化石,其龟甲长2.86米,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龟甲。该化石是雄性,其靠近颈部的龟甲位置有向前伸出的粗壮的角,这对角可能用于雄性间争夺地盘或配偶。该研究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
潘建伟团队实现相距50千米的量子纠缠
量子通信需要传输纠缠粒子,此前,纠缠光子通过“墨子号”卫星实现了上千千米的传输,但卫星传输中光子损耗严重,限制了光子分发的成功率;而基于量子存储器的纠缠粒子传输记录只有1.3千米。在发表于《自然》的最新研究中,潘建伟团队实现了两个相距50千米的量子存储器的纠缠。
他们利用一种名为腔增强的量子效应来制备纠缠原子和光子,并将这些纠缠原子和光子转换为适合于电信传输的频率,最后在两个由50千米长光纤连接的节点之间实现了纠缠。这项突破为实现多节点、远距离纠缠铺平了道路。
利用全新机制杀菌的抗生素
通常,青霉素等抗生素通过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实现杀菌。而发表于《自然》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生素,与青霉素不同,这类土壤中细菌分泌的糖肽类抗生素能够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功能,这些细胞壁无法被破坏,这意味着细菌将无法分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这是一种全新的杀菌方式,研究发现,这类抗生素可以治疗小鼠体内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将来有望为对抗耐药性细菌提供一种有效的临床对策。
现代西非人祖先曾与未知古人类杂交继分别在现代欧洲人和大洋洲人口中发现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后,在一项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中,科学家在现代西非人的基因中又发现了未知的古人类遗传变异。
他们在古代化石稀缺的挑战下,利用计算机建模将405个西非人的基因组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发现了可能来自于一或多个古人类种群的遗传变异,这些古人类的分化早于尼安德特人,但其基因渗入西非人基因组的时期可能较近。这说明智人与古人类种群之间存在复杂而长期的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