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出现至今,受疫情影响的各地新增很多管理措施,每个人都为控制疫情付出了努力。现在科学家对病毒和疾病了解多少,下一步又该做什么呢?
传染病战略和技术咨询小组(STAG-IH)由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建立,主要职责是提供关于传染病的独立分析及建议。近日小组综合分析了疫情的现有信息,于2020年2月12日在《柳叶刀》发布了关于目前对于疾病的认识和下一步控制措施的建议,以下是其中要点。
新冠病毒的来源与传播。新冠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基因相似,但并不一致。一种蝙蝠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基因最为接近。目前认为病毒在2019年11~12月由动物传至人类。基因分析显示,从12月开始,不再有动物持续传染人类的情况,主要为人传人。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大,人们通过国内及国际旅行将病毒传播至各地。
目前认为新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类似普通感冒,如通过打喷嚏或咳嗽时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或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传播。SARS曾出现粪-口传播,现在仍不明确新冠病毒是否存在这种传播途径。
疾病特点和严重程度。新冠病毒的疾病特征和疫情发展与SARS存在区别。SARS仅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后才具有传染性。新冠病毒类似导致人类冬季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可有效在上呼吸道复制,疾病发展较慢。
因此感染初期症状较轻,患者可继续日常活动并大量播散病毒,导致疫情控制难于SARS。新冠病毒也可在下呼吸道复制,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轻型上呼吸道症状、不危及生命的肺炎及严重肺炎。严重肺炎患者通常先出现轻微症状,7~8天后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快速恶化,需要进一步生命支持(如呼吸机及体外膜肺氧合等)。多数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表现为与季节性流感相似的轻型自限性疾病。
严重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或有合并症的人群(如糖尿病、肺部疾病、其他慢性病等)。医护人员感染风险高,疾病可能在医疗健康机构中传播。随着对新冠肺炎了解增多,疾病诊断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现在死亡率难以准确计算。需要将所有感染者数据汇总,并进行抗体检测后才能得出准确死亡率。目前估计死亡率大致为1%~2%,明显低于SARS死亡率10%。
管控及治疗措施。武汉市的人员流动限制措施减缓了新冠病毒的国际传播。当前各国都在通过各种措施尽力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播途径,以达到全球共同的最终目标:让新冠肺炎在人类中消失。小组将基于新信息每周重新评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管控措施。目前尚未批准任何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及抗病毒药物,主要措施是支持性治疗。
公共卫生方面的建议。
1. 密切监测流行病学变化、公共卫生管控措施效果及其社会接受程度;2. 为一般人群及易感人群提供可行的个人防控信息,包括症状识别及清晰的就诊指引;3. 中国需要继续严控传染源,包括隔离病毒检测阳性者、防控健康机构感染、采用积极的公共卫生监测及管控措施;4. 对于中国周边的区域,如果出现疫情需要管控人员流动;了解病毒传播强度、途径、感染自然史,及时报告世界卫生组织并公开信息;5. 所有国家均应积极监测,以发现可疑病例;6. 所有国家均需做好医疗卫生系统准备(如面对季节性流感的措施),准备好处理严重病例;7. 如果出现广泛社区传播,特别是接触史难以追寻时,应考虑暂时加强管控措施,包括取消公共集会、学校停课、远程工作、居家隔离、监测有症状者情况等;8. 开发抗体检测方法,以评估一般人群既往及目前感染情况;9. 通过市场中动物及动物经销商的研究了解疫情来源,为未来再次爆发冠状病毒疫情做好准备。
随着信息的更新及疫情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也会随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