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疫情紧张的假期,果仁妈今天分享3个适合在家玩的游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轻松了解医院和医护人员。同时,向那些奋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不少孩子对医院的印象,都是“痛苦”+“恐惧”。说要去医院,先哭上一通,然后再被死拉硬拽着去。如何让孩子理性认知医院和医护人员呢?今天分享3个可以在家玩的医院游戏,不仅可以让孩子在玩中,了解就医的全过程,还可以帮助他们之后轻松就医(打疫苗)。
1. 绘制医院版“探险地图”
尽管很多儿童医院已经在环境布置上尽可能温馨,比如张贴卡通贴纸、使用彩色墙面、放置玩偶等。但它与孩子熟悉的幼儿园、学校、社区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加上专业性较强的科室分布,容易造成孩子的陌生感和恐惧感。0-3岁孩子,家长可以借助绘本,比如《穿进穿出——忙碌的医院》等,帮助他对医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3岁+的孩子,家长则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和小朋友一起绘制常去医院的“探险地图”或者就医流程图。
2. 制作医院人员的工具包
问医院里都有什么人?可能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回答出医生、护士。但除了负责“看病”的医生、护士,还有其他人员:维持秩序、避免闲杂人员进入的保安;负责环境清洁的保洁;提供心理支持、链接各种资源、开展科普等活动的医务社工;以及奉献爱心的志愿者等。这些人在医院的运行过程中都身负不同的职责,如何让小朋友认识他们的职责呢?用剪贴、绘制等方式,制作“工具包”,是不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
3. 假装就医的过家家游戏
用孩子们最爱的“过家家”游戏,来帮助他们了解医院,简直不能更适合。为了让“过家家”更有意思一些,可以提前给孩子准备一些有仪式感的道具。比如,各种角色的帽子。强烈建议家长参与其中,扮演一位戏精附体、怕打针怕吃药的“患者”,并在游戏中,和孩子多沟通,如何更好地面对一些不舒服的检查、治疗,帮助孩子逐步更正“看病=疼痛”的错误观念,提高孩子以后的就医配合度同时,让孩子多多了解就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