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特别是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吃野生动物曾是一件比较普遍的事情。这其中,尤以吃蝙蝠为甚,因为人们相信蝙蝠这类具有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另外一些人则只是单纯因为好奇而尝试。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蝙蝠这类动物,是SARS样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亨德拉病毒等百种病毒的宿主或传播载体,因此从保护自己的角度讲,也不能吃蝙蝠。
在还没有这些认知的中国古代,老百姓吃蝙蝠吗?皇上吃蝙蝠吗?蝙蝠什么时候和“福”产生关联的?中国古人又是怎么看待蝙蝠的呢?故事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蝙蝠与“福”是怎么扯上的?到现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用蝙蝠代表吉祥的事物。
这之后,蝙蝠就慢慢和福气、长寿扯上了关系。东晋时,有个叫葛洪的人写了本书叫《抱朴子》,书中写道:“千岁蝙蝠,色白如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四万岁”。大意是说,白色的蝙蝠都有千岁了,把它们阴干了吃掉,人就能活到四万岁。这事儿放现在看,完全是胡扯!
在书中,除了“千岁蝙蝠,色白如雪”之外,还写了几个长寿“秘方”,我们来一起奇文共赏。话说回来,这个葛洪到底是什么人?写的又是什么书呢?葛洪不是医生或者医药学家,而是一个当官的。他写的《抱朴子》分内外两篇,《外篇》主要是讲他自己的故事和评论社会上的事情,《内篇》主要讲的是炼丹修道方法和妖魔鬼怪等虚构的故事。
如果把“吃白蝠可以万岁”认定为谣言的话,那么造谣者是谁呢?根据学者的考证,“造谣”的是一个叫左慈的东汉著名道士。左慈早年入世,是曹操的座上宾,他的另一本书《遁甲天书》中的“八阵图”被曹操悟道,困住了东吴陆逊十万精兵。
白蝠没得吃,但深色的蝙蝠可多了去了,吃它们也能延个寿吧?然而金朝的李石在《续博物志》中记载:有名叫陈子真、刘亮的人,吃了蝙蝠死掉了,立刻死掉。虽然不清楚具体是因蝙蝠身上的病毒、细菌、寄生虫或其他什么原因导致的死亡,但这两个故事却擦掉了长命百岁、延年益寿与蝙蝠之间的等号。
由此可见,皇帝很喜欢蝙蝠的美好寓意,但是人家清醒得很——人家不吃蝙蝠!在我们找到的为数不多的明清宫廷菜谱中,都没有蝙蝠二字出现在其中,甚至连野生的山珍海味都很少。以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五十寿辰的“万寿食谱”为例,里面最“野”的大概就是冰茧银丝(野鸡燕窝面)和颂叶驺虞(炒野猪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