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跟人显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们又很难说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两性、情感、竞争、资源、取舍……这些词汇,不单单属于人类,也属于鸟儿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鸟儿中那些错综复杂的两性关系。
欧洲有种长相简约优雅的小鸟叫斑姬鹟[wēng](Ficedula hypoleuca)。这种小鸟是很多欧洲鸟类学者的研究对象。学者们会在森林中悬挂人工巢箱来吸引斑姬鹟,然后连续多年观察它们的繁殖行为,也因此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斑姬鹟原则上是一夫一妻制的。每年春天,公鸟会先到繁殖地的树林里抢地盘。母鸟在稍晚些到来后与公鸟纷纷配对,然后公鸟继续守卫领域,母鸟负责筑巢孵蛋养宝宝,十分和谐。斑姬鹟宝宝孵化后俩礼拜就能出巢,在出巢的前几天,大宝宝们的食量会非常大,就跟无底洞一样,仅靠母鸟很难养得起这么多宝宝(每窝约5~8只),因此公鸟会在这几天来帮忙喂宝宝。
看似一夫一妻、十分和谐的斑姬鹟种群里,总是有那么几个不老实的个体。有不到10%的斑姬鹟公鸟并不满足于只找一个老婆。这些公鸟会先后圈两块地,在每块地都找个母鸟让她去筑巢下蛋养宝宝。研究显示这种多偶现象在抢地早的公鸟和年龄较大的公鸟中更为多见。至于年轻(1岁)的公鸟,能找到老婆就不错了,多偶什么的暂时还轮不上他们。
斑姬鹟这种多偶现象有什么演化学上的优势呢?还真不见得。劣势倒是挺明显——还记得刚才聊到斑姬鹟育雏后期时必须要公鸟也来帮忙喂宝宝么?这时候多偶公鸟就分身乏术喽,因为精力有限,它会把多数时间留给原配母鸟,帮她养宝宝;至于“小三”的宝宝只能偶尔去喂几轮或者干脆不去。除非食物资源极其丰富,否则单靠母鸟很难养得起无底洞一样的大宝宝们,这就导致了“小三”的繁殖成功率显著低于原配。
多偶对斑姬鹟公鸟而言显然是有利于自己基因传播的,然而这事儿确实很坑母鸟。因此不少多偶的公鸟会试图向母鸟(特别是“小三”)隐瞒原配的存在,就跟很多渣男一样。比如有些公鸟会给“小三”占一块稍微远点儿的领域,以避免两边儿跑的时候穿帮。
然而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瞒就能瞒住的,比如在人工巢箱密度很高的树林里经常有很多斑姬鹟一起繁殖,这时巢址竞争非常激烈,能抢到两块地(俩巢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至于俩巢箱离得远还是近就由不得公鸟了。这时候多偶的公鸟就很容易穿帮。
穿帮之后:原配斗小三。虽然在育雏后期,公鸟会倾向于在原配的宝宝上花更多的时间,但“小三”宝宝的存在仍然或多或少牵扯了公鸟的精力,后果则是原配的繁殖成功率比一夫一妻的母鸟低一些(“小三”的就更低了)。因此,为了保障自家宝宝的利益,如果原配发现公鸟找了“小三”,那么她会亲自前往“小三”的巢区,对“小三”表现出攻击行为。
那如果“小三”发现了自己其实是被小三的,会如何反应呢?这些母鸟并不会一味地忍让或者直接分手,而是会根据繁殖进度来决定自己的反应。当一只已经有了原配的公鸟装模作样地去他的另一处领地勾搭“小三”的时候,这些被勾搭的母鸟也会十分谨慎地通过追踪观察公鸟的行为和活动地点来判断自己是不是被三了。实验证明,母鸟对公鸟是否“已婚”的判断准确率超过87%,并且能够果断拒绝这些“已婚”的公鸟。
既然多偶这么坑,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母鸟被“小三”?七十年代时有学者试图利用Sexy son这个强调子代优势的演化学假说来推测斑姬鹟多偶现象的好处。根据这个假说,公鸟的性吸引力、繁殖力等会遗传给自己儿子,因此虽然母鸟被坑了,但存活下来的公鸟后代会继续发扬父亲的播种能力,对于遗传自家基因显然是有好处的。但事实总是残酷的。有文献证实,“小三”的儿子们似乎并没有遗传到相应的魅力。
相反这些宝宝们由于缺乏父亲照料,大多营养不良,身高体重羽毛质量什么的都低于种群平均水平,适应性比正常幼鸟更低,吸引力还不如单配制母鸟的儿子。因此这个著名的演化学假说在斑姬鹟这里似乎并不成立。
不过,斑姬鹟的性选择策略似乎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地解释多偶的合理性。斑姬鹟在配对的时候,大致逻辑就是公鸟先圈地,然后母鸟过来考察一番,再进行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母鸟既会评估公鸟本身的吸引力(比如羽毛质量,白斑大小,歌声等),也会观察公鸟所占领域的质量(关系到巢位安全和食物资源)。而多偶倾向的公鸟在以上两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还记得本文前半部分提到的么,多偶倾向的公鸟大多是到得早、岁数大的那些——到得早就能快速评估当地环境然后抢质量最高的巢区,岁数大就能从战斗力上压制那些1岁的年轻鸟。
于是,这些多偶倾向的公鸟手握最优质的资源,自然能吸引到更多的母鸟。然而拿到资源又怎么样?最终吃亏的,还是母鸟。
一夫一妻制表面下错综复杂的两性关系、激烈的资源竞争、成本巨大的亲代投资、公鸟欺瞒与母鸟的取舍……在这些方面,小小的斑姬鹟跟我们人类又有什么区别呢?珍爱自己,远离多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