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武汉蔓延至全国,并很快波及全世界,成为全球瞩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这一疫情,使人们不禁联想起2002年底出现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新发传染病急遽发展,不仅对民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对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旅游业就是首当其冲、遭受侵害的行业之一。
事实上,随着全球经贸和人员交流的日趋频繁,旅游活动已成为传染病潜在传播的重要风险行为之一。因此,加强旅游活动期间的传染病预防,不仅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有利于民众做好自身健康安全防护。那么,在旅行过程中有哪些预防传染病的小贴士呢?
据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0)》显示,2019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含国内旅游人次和入境旅游人次)为123.1亿人次,较2019年同比增长4.6%。激增的旅游人数和跨境旅游活动,促使各类传染病迅速传播,给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潜在的巨大风险。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近3年来因跨境人员流动而导致的结核病,致死人数就多达170万人。事实上,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易接触传染病。譬如,旅行者乘坐飞机、邮轮、汽车、火车、地铁等,因长时间待在相对密闭的环境内,极易引发呼吸道类传染性疾病。在入住当地酒店和用餐过程中,极易引发肠道类传染性疾病。在接触当地野生动物或购买旅游纪念品、土特产等,极易引发皮肤类传染性疾病。
因为各国针对旅游景点的卫生防护标准各不相同,加之游客缺乏一定的卫生防护知识,使得自身被感染的风险大为增强。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鼠疫、霍乱等甲类传染病外,艾滋病、登革热、黄热病、流感、SARS等传染病是近年来在旅行过程中极易发生的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最具危害性的传染病之一,因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所引起,这种病毒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极易使人丧失免疫功能,从而在人体内产生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1981年,《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刊登了美国疾控中心关于5例艾滋病病人的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报告。在我国,艾滋病是致死人数最多的传染病。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仅2018年全国报告艾滋病发病人数为64170人,死亡人数为18780人,占全年传染病死亡总人数的80%。
SARS俗称非典,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所引发的呼吸道传染性急病,具有传播快、发病急、致死率高等特点,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呼吸衰竭、全身乏力、腹泻,重症患者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主要流行于2003年,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因SARS死亡的人数为919人,致死率高达11%。
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长达3~15天,多数为5~8天。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程度从轻度发热到高热不等,同时伴有严重的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等,严重的患者会引发休克或其他重要脏器器官损伤,最终导致死亡。2019年,登革热在菲律宾造成622人死亡。
甲型H1N1流感,俗称猪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潜伏期由半天到3天不等,最长可达7天,感染症状为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痛、疲惫、咳嗽、喉咙痛、鼻塞等。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扩散。4月24日,美国也报告了病例。4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该事件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宣布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我国明确将该病纳入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和检疫传染病管理。此后,甲型H1N1流感迅速传播至全世界,由此造成全球1.7万人死亡。仅2019年,美国因流感的死亡人数就多达6600人。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伴寒战、咳嗽、气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死率较高。据研究表明,96%的患者往往具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2012年9月,沙特首次报告2例临床表现类似于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2013年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感染疾病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
2015年,韩国发生了中东以外国家地区最大的一次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暴发,首发病例是一名自中东旅行回国的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该个案的输入导致韩国疫情暴发,出现二代、三代病例,此次疫情共报告186例病例(含输出到中国的一例病例),死亡36例。据统计,截至2019年5月,全球共有2442人遭受感染。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它最早发现于1976年的苏丹南部和刚果(金)地区,是全球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这种传染病由埃博拉病毒所引起,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感染,潜伏期2~21天,病死率高达50%~90%,临床症状为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同时伴有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
2014年1月,西非几内亚东南部森林地区出现恶性出血热传染病,经过采样送检,3月22日确认为埃博拉病毒。随后在短短数月间,埃博拉病毒走出非洲,抵达欧洲、美洲多个国家,波及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拉利昂、美国、西班牙、马里、意大利。
世界卫生组织于当年4月1日宣布,将埃博拉出血热更名为埃博拉病毒病;8月8日,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月28日,发布防控疫情路线图,世界卫生组织、欧盟、美国、中国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均积极对西非疫情防控予以资金、人员和检测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此后,多个国家先后采取加强口岸检疫、限制疫区人员入境、关闭边境、发布旅游预警、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等措施应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6月10日公布的数据,此次西非埃博拉疫情,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国共报告了28616例病例,死亡11310例。2019年9月,刚果(金)还报告埃博拉病毒病病例3054例,其中死亡病例2052例,病死率67.2%。
常见旅游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饮食感染、媒介感染和接触感染。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主要以接触感染为主,尤以飞沫传播最为常见。
饮食感染主要指游客食用被病毒所污染的食品、饮料等,并迅速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常见的传染源有霍乱弧菌、诺瓦克病毒、诺如病毒等。1972年,菲律宾一架民航客机上,乘客食用了由机场提供的被污染食物,致使机舱内的旅客发生霍乱传染。其中,41名乘客在抵达澳大利亚后被确诊,3名乘客在抵达新西兰后被确诊。
2015年,102名游客在台湾的某餐厅内用餐后发生集体腹泻,经医学诊断后是感染了诺瓦克病毒,最终查明是游客食用了来自韩国被污染的生蚝所引发的。2019年2月,黑龙江亚布力的地中海俱乐部内,发生了大面积游客呕吐、腹泻事件,经调查确认是由于游客食用了被诺如病毒所感染的食物。
媒介感染主要指游客被旅游地各类携带病毒的动物、昆虫等叮咬后所遭受的感染,这类传染病主要有登革热、疱疹病毒、狂犬病等。
登革热是一种典型的、因蚊虫叮咬引发的感染型传染病,它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进行叮咬后传播。2019年,登革热疫情在东南亚各国肆虐,导致中国国内的登革热病例持续上升,发病人群多为在东南亚地区旅游或工作过程中所遭受的感染。游客因被旅游地动物伤害而引发的传染也屡见不鲜。2013年,台湾玉山公园发生一起猕猴伤人事件。
10名游客被猕猴抓伤或咬伤,而伤人的母猴及小公猴口中被筛检出猴疱疹病毒,这种病毒会造成伤者感染B疱疹病毒,死亡率高达7成。在印度尼西亚著名的旅游胜地巴厘岛,2018年暴发了狂犬病疫情。仅2018年上半年,全岛就有3万个被狗咬伤的病例,其中78人因狂犬病感染而死亡。
接触感染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通过游客与当地人之间的各类接触行为而感染,如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说话产生的飞沫传播、医疗诊治中输血器械的感染传播,甚至人类自身的性行为传播等。这类感染的病毒主要有SARS、艾滋病等。SARS病毒的传播,其主要途径就是飞沫传播。2003年,SARS在国内大流行的窘况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当时人们在旅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防护及防范意识,进而直接导致SARS的加速传播。
2003年2月,一名被感染SARS的深圳游客前往香港九龙湾淘大花园看望其哥哥,遂将SARS病毒传播给小区的其他业主。很快,小区内共有321人染上病毒,其中42人死亡。2003年4月,两名曾在香港SARS高发地淘大花园居住过的内地旅客返回厦门后,又将SARS带回厦门,引发SARS在厦门的肆虐与传播。艾滋病的传播渠道主要有三种,即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其中,性传播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缘于游客的自我约束和管控能力不足,增强了艾滋病传播的风险。1985年6月,一位34岁旅居美国长达15年的阿根廷籍男子,由美国抵达西安旅游。在北京中途转机时,因“肺部感染”被北京协和医院收治,并很快病发死亡。后经医学检测,被确诊为我国首例艾滋病死亡病例。1987年,云南地区发生第一例输入性艾滋病病例,患病者是来自美国的一位游客。
旅游活动是世界各地人员往来交流的重要途径,人们开展旅游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人员之间的流动性。旅行者搭乘各类交通工具,从世界各地汇聚到不同的目的地,探查各地风土,体验异域风情,在促进世界各国全方位交流的同时,也使得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剧增。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众多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其传播和蔓延过程中,不乏旅游活动的身影。2009年,在墨西哥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09年4月,墨西哥东部韦拉克鲁斯州佩罗特镇拉格洛里亚村的5岁男孩埃德加·埃尔南德斯,因发烧被送至医院就医。经过3天的治疗后,小男孩很快就康复了。但在此期间,拉格洛里亚村却暴发了严重的呼吸系统传染病,全村有600人遭受感染。随后,这种被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的病毒,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超过17000人死亡,这其中不乏因旅游活动而导致的传播与蔓延。
各国在行动,随着世界旅游业的急遽发展,旅游人数持续增长,旅游活动的频次及范围也不断扩展。因旅游活动所带来的传染病传播,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瞩目。为此,各国都积极行动,通过传染病联防联控形式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遏制传染病在旅行过程中的肆意蔓延,以期作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旅游活动的开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传染病的暴发具有时间短、传播快速等特点,为此,各国政府特别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国,应当做好相应的旅游传染病应急预案,以此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当前,对旅游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管理,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8年原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其中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提出了相应的救援处置程序,有效提升了旅游传染病的应急救援能力。
2014年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暴发,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为首的美国传染病防控系统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将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的旅游警示提高到三级,即警告级别,并要求美国民众避免非必要的旅游活动。对于发现病例较少、影响程度较低的尼日利亚和刚果两国则发出了旅游警示二级,即警示级别,要求旅游者加强相应的预防措施。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适时更新各国疫情进展情况,告知民众必要的防范措施及回国后的防控举措。
随着全球旅游人数的不断扩大,旅游传染病、旅游事故等突发事件的数量随之逐年攀升,旅游者的医学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从长远发展看,对旅游医学的研究和实践也成为防范旅游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目前,全球各主要旅游客源输出国,均开设有旅游医学门诊或保健中心等相应机构。
为了帮助游客做好旅行前的各项预防措施,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旅行医学门诊已经十分普及。在我国,不少地方也开设有相应的门诊,譬如江苏省人民医院在全省首开旅行医学门诊,该门诊主要根据游客的身体状况,科学评估旅行的可行性,告知目的地存在的健康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应对措施。
旅游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主要采取经常性预防和传染病发生后的防疫相结合的举措,以期达到迅速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旅游传染病发生后,一般分为“隔离排查、诊疗消杀、自我保护”三项内容。首先,应对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例尽早隔离治疗,防止传染病扩散蔓延。同时,加强疫区与非疫区之间的人员流动,将人员之间的疫情传播降到最低。其次,应尽快查找传染源,并针对传染源的传播途径和方式,采取流行病学观察。
2019年东南亚地区暴发登革热疫情后,泰国卫生防疫部门在全国各地开展“全国灭蚊运动”,并号召卫生机构和志愿者对公共场所进行灭蚊,以清查各处水源,并定期灭蚊。再次,就是针对游客群体发布相应的个人防控警示和预防举措。2009年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暴发后,多国发出旅游预警。欧盟对赴墨西哥游客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及时向公众公布流感疫情最新信息、向赴墨西哥游客发布警示通告等。
英国外交部门还发布旅游活动建议,要求前往墨西哥的英国游客避免出现在人群密集场所,尽量与他人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