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爱鱼,爱吃鱼,也爱钓鱼,有时还会养鱼。或许是受到外公的影响,我自幼对鱼便有着特殊的好感。每逢周末天气晴朗时,外公便会带着我去磁湖边上的公园抓小鱼。在靠岸边的水草丛中常常能捞到一种体型扁圆的小鱼,在阳光下闪着五彩斑斓的光,我总爱叫它“小鳊鱼”,外公则会耐心纠正这是“鳑鲏[pánɡ pí]鱼”。
长大以后才渐渐知道,“鳑鲏”这个词,并不特指某一种鱼,广义上它可以用来指代这一类有相似特征的小型鲤科鱼,分类学上称此类为鳑鲏亚科Rhodeinae(也称鱊[yù]亚科)鱼类。这类小鱼大多体型侧扁,有着类似的生态和繁殖习性,整个家族东及日本,西至西欧,在亚欧大陆之上广泛分布。
今天的主角,高体鳑鲏。图片:张继灵
而狭义上的鳑鲏一词则可用于指代鱊亚科下鳑鲏属Rhodeus及华鳑鲏属Sinorhodeus的二十余种鱼类。和其他鱊亚科鱼类相比,这两个属的鱼侧线不完整,体型也通常相对更加迷你。
野采获得的各种鳑鲏。图片:少侠小黄鸡
这条小鱼,它好苦啊!
鳑鲏们的足迹跨越了半个地球,可它们的起源地却是在东亚地区。我国的鳑鲏种类十分丰富,其中最为常见的当属高体鳑鲏 Rhodeus ocellatus,如今在全国的各个省区都看见其身影。
或许会有人问了,既然鳑鲏有这么多种又这么常见,为什么平时在水产市场里很少见到?
一方面是因为鳑鲏个体较小。以最常见的高体鳑鲏为例,其通常个体体长仅为3~5厘米,即便是鱊亚科中体型最大的大鳍鱊 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最大个体也不过巴掌大小。
大鳍鱊 。图片:少侠小黄鸡
另外,鳑鲏们大多在天然水域分布,产量有限,经济价值也不高,因此在无人工养殖的状况下,很难稳定供应市场。
中华鳑鲏 Rhodeus sinensis。图片:少侠小黄鸡
最后,鳑鲏难以处理且味道难吃。作为天然水域常见野杂鱼之一,鳑鲏们堪称是垂钓者的噩梦。由于平日里都是以啄食水中丝藻等藻类为主食,鳑鲏的嘴大都十分袖珍,即便是用最小的鱼钩,往往也难以咬中。因此当鳑鲏们在水下啄食拖动鱼饵时,在水面上看起来浮漂上下窜动,就像是有鱼上钩一般,猛一提起鱼竿却往往是空空如也,钓者们称此为杂鱼闹钩。
“瞧不上我是杂鱼?”图片:book74 / Wikimedia
偶有鳑鲏被钓起时,钓者也往往是满脸不悦将其放生。因为处理小鱼往往要比处理大鱼繁琐,光是刮鳞破肚就足以让人崩溃,所以人们对待小鱼往往只是挤出内脏,炸至酥脆。即便如此,鳑鲏的难吃依然突出,或许是因为侧扁的体型,导致挤内脏这一过程容易使鱼胆破裂;又或许因为鳑鲏不耐缺氧,往往很快在路上死亡,内脏分解。
总之,鳑鲏的鱼肉总有一股化不开的苦味,且酥炸之后依旧明显,以至于在一些过去的文献中,人们甚至将 Rhodeus amarus 直接译作“苦味鳑鲏”。
酥炸高体鰟鲏。图片:少侠小黄鸡
在武汉做市场调查时,鱼贩们会将摊上的麦穗鱼专门拣出,亲昵地称它们为“肉愣子”,而高体鳑鲏之流则往往混作一盆杂鱼,甚至被恶意满满地称作“屎光皮”(后来得知外地叫法更恶毒,叫它牛屎鲫、土扁屎)。
若是找鱼贩要上两条鲜活的麦穗鱼,他往往会找你要一点小钱,但若是换成了鳑鲏,他则会大度地摆摆手让你拿去就好。
于是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食之恶[wù]味的高体鳑鲏大多沦为了鸡鸭饲料。
不好吃,可是好看呀!
然而近年来,原本作为最不起眼野杂鱼的高体鳑鲏,却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族设备和观赏鱼开始普及。对大多数人而言,好看、耐养、廉价,是选购观赏鱼的重要因素。然而,小型观赏鱼虽色彩艳丽,却大多娇贵难养;大型观赏鱼又昂贵占地。加之我国不少地区冬季饲养热带鱼需要加温,耐寒的草金锦鲤又显得千篇一律,于是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身边大大小小的天然水域。
天然水域中的各类“土著鱼”,不仅适应当地气候,且往往易于获得,只需使用抄网、地笼便可满载而归。一家人外出抓鱼又可顺便郊游踏青,可谓是一举两得。
高体鳑鲏(最下面两条)和方氏鳑鲏。通常个人或者科研野采,量较小,和商业采集相比,对原生鱼种群不会造成影响。图片:少侠小黄鸡
这些“摸鱼”爱好者将土著鱼类称为“原生鱼”,即原本生长于当地(或是本国)的鱼类,称自己为“原生鱼友”,而在野外采集动植物的行为则称作“野采”。
许多观赏鱼在过去也曾是其所在国的原生鱼,然而如今水族店里五彩斑斓的常见鱼,却已是经过人工累代选育培养之后的结果。而大多数原生鱼都是一副灰头土脸,银鳞素裹的朴实模样,观赏价值稍逊。于是人们又开始致力于寻找其中色彩鲜艳的种类饲养观赏,并美其名曰“原生观赏鱼”。
观赏价值很高的细鳞华鳑鲏。因为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种群数量大幅下降,请大家适度野采。图片:Cheilinus
以高体鳑鲏为代表的鳑鲏类,可谓是作为观赏的绝佳选择。和许多鲤科鱼类一样,到了繁殖季节,雄性高体鳑鲏会一改往日的灰头土脸,转而换上一身艳丽的“婚姻色”。
换上婚姻色的雄性高体鳑鲏。雄性体侧上半部(尤其体背部)的鳞片后部由于鸟嘌呤晶体大量积累,颜色由浅灰褐色转为带金属光泽的绿色,尾柄中央也会出现一条荧光绿色的条纹。它的上唇、鳃盖和眼上,均会呈现鲜明的朱红色,嘴角则出现白色块状的珠星(这是雄鱼用来争夺领地配偶的武器),臀鳍则转为带大红色带有黑色饰边,尾鳍中央也出现亮红色的斑块。图片:少侠小黄鸡
由于色彩鲜艳、天然产量大、分布区广、水族箱内易饲养等优点,高体鳑鲏很快风靡整个原生鱼圈,成为不少新玩家入坑,老玩家搭配鱼群的优先选择。
各种原生鱼混养在一起的效果。
图片:孙智闲
鱼多力量大
在饲养高体鳑鲏的过程中,往往可以观察到书籍中鲜有记录的有趣现象。
高体鳑鲏得名自其成鱼颇为显著的体高,然而这一特征并非与生俱来。高体鳑鲏的幼鱼体高看起来和其他鱼无异,随着生长发育,体高也随着变得愈加显著,到老年时达到顶峰。此时的高体鳑鲏就像一个圆滚滚的小饼,在水草间穿行追逐。
越长越高(扁)的高体鳑鲏。图片:Book74 / Wikimedia
关于高体鳑鲏在发育过程中的这种变化,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认为侧扁的体型有利于它们在石缝水草间穿行,可以有效躲避捕食者的袭击;另一种则认为侧扁的体型可以阻止自身被肉食鱼类吞食,纵使被一口咬住,如果久吞不下,捕食者往往会选择放弃将其吐出,鳑鲏因此逃得性命(这一现象在我给鳜鱼 Siniperca chuatsi投喂时曾观察到)。
就这么,卡住了……图片:少侠小黄鸡
此外饲养者们还发现,不论是幼鱼还是成鱼阶段,当水族箱中的高体鳑鲏达到一定数量后,便会出现集群游动的现象,人们称此现象为“群游”。
事实上许多小型鱼类在野外都会有群游现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沙丁鱼群了。通常认为随着群体大小的增加,鱼群的凝聚力会显著上升,集群行为有助于其提高觅食效率和发现捕食者的几率。
彩鱊的群游。图片:少侠小黄鸡
养熟后的高体鳑鲏在感知到饲主靠近喂食时,会集群在水面之上,随着饲主喂食动作形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互动,翕合之间雄鱼们鳞甲闪耀,宛若霓虹。
鳑鲏不产卵,原来是少了它
饲养的高体鳑鲏到了繁殖季节,雄性鳑鲏会出现追逐雌性的求偶行为。然而在仅有水草底砂的水族箱中,往往待到成鱼全部老去,也未见一条幼鱼出生,一些母鱼身下还会出现一条长长的、深色的管状物。
曾有饲养者将这条管状物当作寄生虫予以清除,实际上这是雌性鱊亚科鱼类特殊的生殖器官——产卵管。而鳑鲏在水族箱中无法繁殖,便是因为缺少了一样看似无关实则息息相关的必要因素——河蚌(多为珠蚌,帆蚌,无齿蚌,甚至河蚬)。
雌性大鳍鱊及产卵管。图片:少侠小黄鸡
河蚌生活在水底,鳑鲏若是将鱼卵产于河蚌之中,河蚌坚硬的贝壳可以对鱼卵起到十分有效的保护作用,大大提高幼鱼的成活率。于是在漫长岁月中,雌性鳑鲏演化出的长长产卵管便派上了用场。
在产卵之前,雄鱼会先寻找适宜的河蚌,并以河蚌附近为领地巡游。雄鱼们往往会因争抢河蚌发生争斗,获胜者往往是那些体型更大的雄性。而实验也表明,体型较大的雄性往往具有更强的空间记忆能力,更容易找寻到优质的河蚌,雌鱼也更倾向于选择更强壮的雄鱼。
雌性高体鳑鲏的产卵管。图片:AJC1 / Wikimedia
在配对追逐后,雌鱼会将输卵管靠近河蚌的出水口。在产卵前,雄鱼会多次碰触待产河蚌的出水口,降低其敏感度,使之更适合产卵。产卵管一旦送入出水管内,便会随入水管的水流进入河蚌鳃腔,进而产下鱼卵,之后由雄鱼在入水口授精。
在河蚌周围伺机产卵的鳑鲏。图片:heidestudio / YouTube
有趣的是鳑鲏并不是这一行为的唯一获利者,河蚌也会趁鳑鲏产卵靠近时,将其幼体(钩介幼虫)喷出,使之附着在鳑鲏身上并由此扩散。
鳑鲏和河蚌之间相互选择,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现象。然而相较于河蚌对鳑鲏的不加选择,鳑鲏对河蚌的选择往往更为严苛。从不同大小的鳑鲏个体选择不同规格的河蚌,再到不同种类的鳑鲏偏好不同种类的河蚌,鳑鲏们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河蚌的作用,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在鱼卵上就下足了功夫。
研究者在解剖河蚌时发现,鳑鲏属的鱼类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发达网状鳃腔的蚌类(如无齿蚌和珠蚌),而鱊属等则更倾向于选择鳃腔不发达的、呈不完全隔离的蚌类(如帆蚌和丽蚌)。
杜氏珠蚌幼体。图片:少侠小黄鸡
相对的,鳑鲏卵在两侧演化出了起固定作用的翼状突起;而鱊则利用其体型更大、产卵管更长的特点,将无翼状突起的卵产于河蚌更深处。
白边鰟鲏的卵和幼鱼。图片:Li Fan & Arai Ryoichi / Zootaxa (2014)
然而高体鳑鲏能成为分布最广的鳑鲏,是因为它还有一项独门绝技。在一些没有河蚌的水域中,有时也会有高体鳑鲏的身影。通常人们认为它们可能是随着投放的其他鱼苗混入的,但进一步研究观察发现,为了适应没有河蚌的环境,高体鳑鲏甚至演化出了不使用活河蚌,而仅利用死蚌壳,甚至石缝进行繁殖的机制。
听了这么多有关高体鳑鲏的小故事,你是否也有养鱼的冲动了呢?
与其心动不如行动,等疫情过去后带上全家人一起出去抓鱼吧!
(这段时间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看物种日历推送吧!)
日常的小鱼
为什么你见到的沙丁鱼都是罐头?
这些鱼类冷知识,够你炫耀一个月不重样!
可知盘中鱼,活时嘎嘎叫?
最近果壳商店上架了一款物种演化主题的桌游,在这里,你将扮演一个“造物主”,但却处处受制于各种“自然规律”~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6年第34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少侠小黄鸡。
游戏的任务很“简单”,主要有5项:
1. 塑造自己的物种
2. 赋予它们各种特性
3. 确保它们吃饱喝足
4. 不断繁殖后代
5. 升级物种的体型
特性卡牌一共17张,每个物种最多能安排3种特性,你可以根据环境需求随时调整,获得更多食物换取积分。
特性分为4类,分别是防御、进食、食肉、其他。
通过特性的排列组合,能实现各种微妙的制衡。
比如这“警报信号”,它能让物种牌左右两侧的物种免于大部分食肉动物的攻击——这时游戏就引入了协作系统。
但你还不能高枕无忧,如果对方的食肉动物拥有“伏击”特性,那你的“警报”就没用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时再打出一张“穴居”特性就好——只有饥饿状态下的食肉物种才能攻击。
几盘下来,游戏精妙的平衡性一览无余,每轮“进化”似乎都是在外部压力下完成的,可一旦掌握游戏规律,我就能通过各种特性的排列组合、物种之间的协作配合先发制人!
《物种演化》桌游的原型是一位俄罗斯的生物学家提出的,原型是他用在课堂上的教具。
之后设计了更丰富的游戏规则和画面,前几年还登上了期刊“Nature”的官网!
牛津大学进化生物学教授Stuart West在自己的这篇文章里评论:“物种演化这一主题并非强加在游戏里,整个游戏都由物种演化驱动向前!”
戳下图GET桌游《物种演化》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戳原文生成你的神奇物种!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