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了美国首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临床表现。这些信息的公开,对于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特征,指导患者的诊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患者是一位35岁的男性,今年1月15日结束在武汉的探亲返回美国。返美后的第一天,他就开始咳嗽,第二天自觉发热,第三天在家休息并感觉发热。
在了解到美国CDC的健康警报后,结合自己的症状和武汉旅行史,他决定去看医生。1月19日,他前往华盛顿州斯诺霍米什郡的一家急诊室。患者在挂号时已佩戴口罩,有着良好的保护意识。在急诊室,医生们取得了关于这名患者的第一批生理数据,体温为37.2度,肺部有听诊音,但X光胸片结果没有异常。医务人员收集了他的鼻咽拭子样本,用于病原体的检验,甲流和乙流的检验结果均为阴性。
基于患者的武汉旅行史,美国CDC很快决定检测这名患者是否携带新型冠状病毒,并要求这名患者回家,在当地卫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自我隔离。1月20日,检测结果返回:该患者的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样本,均呈现新型冠状病毒阳性。于是,这名患者被收治于西雅图附近一家医院的隔离病房进行治疗。
在患者住院时,已出现恶心和呕吐现象,除了恶心和呕吐,以及持续的发烧和干咳之外,这名患者并没有感到任何气短或胸痛,主要生理指标也在正常范围之内。在住院后的第三天,这名患者的X光胸片看起来依旧没有异常。然而到了住院的第五天,在左肺下叶出现了肺炎的特征。在出现肺炎特征的同一天晚上,患者的呼吸情况也有所变化,氧饱和度下降到了90%。第六天,医生们决定为他输氧。
考虑到病情的恶化,以及担心患者出现获得性肺炎,医生们开始使用万古霉素和头孢吡肟两种抗生素进行治疗。而在住院的第六天,这名患者的X光胸片结果显示出非典型性肺炎的特征。基于患者的胸片结果,以及持续高烧,需要吸氧,且多个部位的样本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的阳性结果,医生们决定为其提供一种尚未获批的药物——由吉利德公司研发的抗病毒药remdesivir。
在住院的第七天晚上,这名患者接受了remdesivir的静脉输注。第八天,这名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了立竿见影的改善。他不再需要吸氧,氧饱和度也恢复到了94%-96%。除了干咳和流鼻涕外,他已没有其他症状。在论文的讨论环节,作者们指出在这名患者生病(并非住院)的第4天和第7天,病毒具有很高的载量水平,因此有传播的潜力。而且粪便检测出现新型冠状病毒阳性,也值得注意。
对于在呼吸道外的潜在影响,目前我们还不甚了解。而从这一个病例来看,早期他只有发烧和咳嗽的现象,直到症状出现的第九天,病情才进展到肺炎的阶段。考虑到早期的症状非常轻微,且和其他冬季的传染性疾病有着类似之处,这也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关于remdesivir的治疗,作者们认为这是基于患者恶化的病情,使用美国的“同情用药”原则进行的治疗。
尽管在治疗之后,这名患者的病情出现了迅速的缓解,但我们依然需要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来确定remdesivir和其他在研药物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