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见到的沙丁鱼都是罐头?

作者: 少侠小黄鸡

来源: 物种日历

发布日期: 2020-01-31

沙丁鱼因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不耐保存和运输,且体内有密集肌间刺,直接食用麻烦,因此多制成罐头。沙丁鱼罐头营养丰富,富含Ω-3脂肪酸和其他必需脂肪酸,能缓解关节炎,降低胆固醇,并富含维生素D和多种矿物质。沙丁鱼广泛用于海钓和远洋金枪鱼延绳钓中,是常见的饵料鱼。

英语中同样有这么一句俚语“Paked like sardines”(像罐头中的沙丁鱼一样拥挤),用于形容拥挤不堪的状态。那么,沙丁鱼罐头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第一次接触到的沙丁鱼大都是装在罐头里。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类鱼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这使得它们在新鲜状态下的味道会非常细腻美味,但同时也会使它们不耐保存和运输。

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变质,即使是冰鲜,口感依旧会打折扣,因此做成密闭的罐头便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长时间保存方式。二则是因为这类鱼体内有极为密集的肌间刺(参考平时吃的鲫鱼和鲤鱼),直接食用非常麻烦。而腌渍和二次加热的处理能软化这些细刺,使其能随着鱼肉一同被吃掉。而鱼骨还能提供远多于新鲜鱼类的钙质,可谓一举多得。

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不同产地的沙丁鱼罐头里装的鱼似乎长得不太一样。

没错,因为沙丁鱼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广义概念,而非特指某种鱼。

广义上的沙丁鱼可以是鲱形目鲱科下的某些食用鱼类的统称,主要指圆腹鲱属(Dussumieria)、叶鲱属(Escualosa)、沙丁鱼属(Sardina)、拟沙丁鱼属(Sardinops)和小沙丁鱼属(Sardinella)的种类,也可以泛指能做成罐头的大西洋鲱(Clupea harengus)太平洋鲱(Clupea pallasii)及一些具有类似银色身躯的小型鲱或鲱状鱼类,而狭义上的沙丁鱼则特指今天的沙丁鱼 Sardina pilchardus。

沙丁鱼隶属于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是该属的唯一种。鲱形目是一个古老的家族,它是现在真骨鱼中最原始的一目,起源于三叠纪,而沙丁鱼所在的鲱科则起源于下白垩纪。由于是进化较低等的种类,鲱形目成员保留有许多原始性特征,比如骨化程度不高的头骨,以及身体中保留较多的软骨。鲱形目还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家族,三百余种家族成员广泛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海水、咸淡水、淡水之中。

此外,鲱形目还贡献了庞大的渔业产量,是世界渔业的重要支柱。其中鲱科和鳀科以巨大的出产量,分别占据了世界海洋渔业产量排名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在我国,鲱形目成员同样深受喜爱。著名的长江三鲜里的刀鱼(刀鲚 Coilia nasus)和鲥鱼(中国鲥 Tenualosa reevesi),以及江浙一带的传统美食素材黄鲫(Setipinna tenuifilis)和凤鲚(Coilia mystus)都是鲱形目的成员。

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海量分布于东北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是一种10~100米水深常见的上暖水中层小型鱼类,体长可达10.8英寸(约合27.5cm)。沙丁鱼的身体呈圆筒状,腹部呈银白色,背部为带着金属光泽的深蓝色。体被圆鳞,不易脱落,鲜活个体鳞片闪亮,腹部具棱鳞,无侧线。

和大多数的鲱形目成员一样,沙丁鱼也是滤食性鱼类,以硅藻,挠足类及其它小型浮游动物为食,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食性,沙丁鱼演化出了细密的鳃耙和宽阔的大嘴。

沙丁鱼的习性与大西洋鲱非常相似,也会集成庞大而紧凑的鱼群,一个鱼群的沙丁鱼数量可多达数百万条。此外,它们也有集群洄游的习性。每年三月上旬,浩浩荡荡的沙丁鱼群会从较深的海区分批出发,游向靠近海岸的水域索饵,并且进入长达三个月的繁殖季。鱼群会分批产卵,平均每条雌性每次可产直径1.5毫米的卵5~6万枚,是典型的r型策略动物。

如此丰富且易得的蛋白质,自然也会吸引人类的注意,于是漫长而浩大的沙丁鱼捕捞和加工业出现了。沙丁鱼英文名为Sardine,因为最初在意大利的萨丁岛(Sardinia)附近被大量捕获而得名,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古希腊语中称其为“Sardonios”,意为“来自萨丁岛”。不过遗憾的是,由于数个世纪的连续大量捕捞,萨丁岛周边的沙丁鱼群出现了严重的萎缩。

好在,沙丁鱼分布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二十多种亲戚,可以代替它满足人们源源不断的需求。

人们利用沙丁鱼集群和趋光的特性,利用围网和灯光进行捕捞,这样做在丰年时每次都能捕获相当数量的沙丁鱼,比如在1985年,世界的沙丁鱼类捕捞量就达到了恐怖的1400万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加州的港口城市蒙特里(Monterey)经营的大型罐头加工业,每年可加工超过70万吨这类沙丁鱼。

随着捕捞技术的进步,这个数字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都在不断增加,但这样很容易捕捞过度,并导致沙丁鱼类资源数量产生较大的波动。

那捕上来的这么多鱼都去哪了呢?除了太小无法食用的个体会被拿去做成鱼粉等饲料外,其余留下的个体大多走向了相同的结局——沙丁鱼罐头。

将海鲜制作成罐头保存这门手艺其实历史悠久,人们通常认为其起源于1810年,发明者是法国人尼古拉斯·阿柏特(Nicolas Appert),目的在于解决当时长期在外征战的法国军队的口粮问题。阿柏特发明的这种保鲜方法还获得了拿破仑颁发的 12,000 法郎奖金(约合20万人民币)。

过了几年,同样来自法国的约瑟夫·科林(Joseph Colin)开创了沙丁鱼罐头,之后大西洋对岸的美国渔民也开始用同样方法制作鲑鱼罐头,再后来,移民到美国的意大利人又开始制作金枪鱼罐头。

你或许会问,现在有这么多保鲜方法了,为什么还要吃罐头的沙丁鱼呢?原因除了之前提过的两个,还有则是因为沙丁鱼罐头营养丰富,其中富含的 Ω-3 脂肪酸(EPA和DHA),是一种人类必需但只能外部摄取的营养物质。

大部分鱼类罐头都含有 Ω-3 脂肪酸,但沙丁鱼罐头里含量尤其高。此外,沙丁鱼富含的其他必需脂肪酸还能缓解关节炎,降低胆固醇。沙丁鱼罐头还富含维生素D,以及各种矿物质,如磷、钙、钾和硒。以罐头沙丁鱼为例,巴掌大的罐头净重通常是 120 克,其中的鱼肉和骨头就足以提供成人半天所需的钙质摄入量。这些罐头通常用整条沙丁鱼和番茄酱做成,也有的油浸沙丁鱼罐头,是采用橄榄油或菜油制成。

除了被用于食用和动物饲料外,沙丁鱼类同样被大量运用于海钓和远洋金枪鱼延绳钓中,是几种最为常见的饵料鱼之一。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第一章里就出现了它的身影,孩子听闻老人要出海钓大鱼,表示要给老人捞一些沙丁鱼做饵料。第二章则花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沙丁鱼做鱼饵的具体操作。可见沙丁鱼作为鱼饵使用的广泛。

接着在第四章第五章里不仅描述了这几条沙丁鱼帮助老人吸引到了那条大马林鱼,也帮助老人在大马林鱼搏斗的过程中补充了体力,沙丁鱼的美味和营养亦可见一斑。

UUID: 63a60758-d278-4b5e-a81d-93921348e9e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物种日历公众号-pdf2txt/2020年/2020-01-31_为什么你见到的沙丁鱼都是罐头?.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8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