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北方冬天让来自南方的小编领略了什么叫做“风头如刀面如割”。幸亏帝都的暖气给力,小编愉快地刷着朋友圈,在南方小伙伴的动态下面秀了一波暖气,开心。我的命就是暖气给的。北方取暖靠暖气,南方取暖靠抖。那么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又是怎么取暖的,他们住雪屋里面,睡冰块上面,不冷么?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因纽特人都住在雪屋里,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有些因纽特人才住雪屋,有些住泥屋或者石头屋;夏天会住在兽皮帐篷里。
如何建造一间雪屋?首先,需要找到一块有合适积雪的地方。造雪屋用的“雪”是有讲究的,需要那种被风吹散然后堆积起来的雪,这种雪的小冰晶之间接触比较紧密,并且还有比较多的空隙囤积空气。有经验的人会用刀在雪地上戳一下,判断积雪是否适合造雪屋。
雪屋砌好后,就需要将雪砖之间的缝隙填满。现实生活中填充砖与砖之间的是水泥砂浆,它同时也起到粘结剂的作用。而雪屋用的就是雪,在地上捧一把雪把缝隙填满,或者用刀敲击缝隙周围的雪砖,让雪砖边缘掉落,堵住缝隙。
雪屋是造好了,我们更关心的是,里面住着暖和吗?前面说到了,之所以选用雪而不是冰作为建造雪屋的原料,是因为雪的导热性不好,这也提示我们,雪屋起的作用其实是保温,而不是加热,像暖气房一样自带加热装置是别想的了。那么雪屋是怎么保温的?热量的传递主要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正因为这些原因,就算在-50℃下北极,雪屋里面也可以维持0℃左右的气温,虽然还是有点冷,但比户外的酷寒来说已经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