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词。此时此刻,冠状病毒在空气中游曳,而我们抱持着恐惧,在家中消磨原本应该是外出游览或者阖家团圆的时光。然而,疫病就在那里。作为微生物的它们,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早上亿年;随着人类的迁徙、聚集、改造自然的脚步,它们如影随形,并塑造了今天的我们。当然,这其间有恐惧、有绝望,亦有博弈、共生和进步。多了解它们一分,或许对我们自己的命运,就更加清晰而敬畏一分。
作为一个涉猎科学、技术与健康的研究者,我习惯于用更加综合的视角看待疫病,尤其是传染病/流行病。我列了一个觉得还不错的书单,推荐给你,放假甚至隔离在家的时候可以翻一翻,或许也能从人类与疫病的故事中,获得安慰和勇气。
理解“流行病”流行病是什么?我们生活在怎样的危险之中?想要了解传染病的来龙去脉,就必须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我们的环境以及无处不在的疾病威胁。
The Atlas of Disease:Mapping Deadly Epidemics and Contagion from the Plague to the Zika Virus作者:Sandra Hempel这可以说是 Level.1 的入门书籍了。图文并茂、辅以全球地图,绘出疫病的传播路径、历史上的流行区域等等。
疫病以传播方式分类,每一种疾病都配以浅显的病理解释,以及这种病的历史与现实。当然,也有充足的历史故事与轶事。如果你对传染病一无所知,那么推荐从这里开始。(虽然是英文,但完全不难读,大学英语六级水平可以掌握——除了有一些医学术语需要查阅。)
《逼近的瘟疫》(The Coming Plague: Newly Emerging Diseases in a World out of Balance)作者:劳里·加勒特(Laurie Garrett)了解了历史上的疫病,或许可以了解一下当代的疫病。这是一本出自普利策奖得主之手的纪实作品,把冰冷的死亡数字,变成了活生生的人,以及围绕着神秘流行病的科学家、医生、护士、政客与普通人。
在经历了对天花的“消灭”之后,埃博拉、拉沙热、艾滋病等等大大地打压了人们“人定胜天”的气焰,重新揭示了自然是多么凶险,以及人类行动带来的后果是多么地无法预测。现在我们都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来确定埃博拉的动物宿主,要走的路还很长。关于埃博拉,另外还有一本《血疫》可以阅读。
流行病与“人类历史”人类与疾病的相处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不管是某一个地方持续流行的疫病(endemic),一口气爆发的流行病(epidemic),或者是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的瘟疫(pandemic),我们与疾病的交战,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而疾病也不断塑造着我们人类的历史,影响着我们文明的进程。如果你读了一些普及书籍,想要探究来龙去脉,那么可以来看这儿。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The Great Influenza)作者:约翰·M·巴里(John M. Barry)一部恢弘的历史巨著,描绘了100年前那场席卷全球、带走几千万人的大灾难——西班牙流感(The Influenza)。它无征无兆、风卷残云,让人们陷入恐慌和死亡交替的旋涡;它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各个角落肆虐,激起不同社会的不同反应。它甚至左右了世界经济和历史的进程。
约翰·巴里用极其细致的笔触和大量的史料,描绘了这段短暂又激烈的历史,包括历史里的人物群像——科学家、医生、政客、普通人。这本600多页的东西不是一口气能看完的,但值得你好好翻翻。
《瘟疫与人》(Plagues and Peoples)作者: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McNeill)与上一部的微观史不同,这一部可谓是“宏观史”,将人类文明发展的模式与疫病联系起来。
从史前的非洲丛林,到新月地带农业的崛起,从蒙古铁骑的鼠疫,到詹纳的天花疫苗……疫病和免疫的模式,甚至与我们人类政治的运转模式有相似之处(所谓“微寄生”与“巨寄生”)。这是一部能让你意外的书——我们现在的文化、政治与世界结构,竟然也是流行病在我们的文明中刻下的痕迹。
流行病与"社会"流行病之所以让人恐惧,不仅仅是死亡本身,还有它对于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动荡。
而抗击流行病,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亦需要整个社会的合作与反应。在疫病下的人们体现出的人生百态也耐人寻味——有时候,我们能从疫病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魔鬼。Epidemic and Society(《流行病与社会》)作者:Frank M. Snowden耶鲁医学史出身的作者,以异常流畅的笔触和结构化的叙事,把疫病与社会的关系梳理得清晰明了。
黑死病(鼠疫)冲击下的欧洲,动摇的不仅是人们的信仰,还有社会的根基;而对疫病的反应,构筑了一个政府对于“公共事务”的认知。小小的跳蚤让拿破仑在中欧溃败,而蚊子的“选择性攻击”亦将镇压海地革命的法国军队置于死地。公共卫生改变了欧洲城市的命运,而从巴黎的医院再到德国的实验室,科学亦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When Germs Travel(《当病菌开始旅行》)作者:Howard Markel我们对疫病的恐惧,有时候会折射到社会与人身上;特别是当病菌与病毒从“外面”来的时候,一个社会的排外、恐慌与“他者化”会让矛盾变得极其尖锐,甚至会反噬自己。旧金山的中国城曾经背上过“鼠疫”的重负;而沙眼的阴影,盘旋于美国伊利斯岛上方、缠绕着每个移民的命运。
超级耐药的肺结核如何诞生,艾滋又如何在海地肆虐,这些事例让人反思我们应对疫病甚至是应对他人的方式。
流行病学说完了疫病,应该说说科学了。所谓流行病学(epidemeology),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将病因抽丝剥茧、大白于天下的过程。这不仅仅是追根溯源找到病菌本身——斯诺医生离发现霍乱弧菌还有好几十年呢——而是怎样的环境、怎样的行为造就了易感的人群。理解流行病学,就是理解疫病与人。
《死亡地图》(The Ghost Map)作者:史蒂芬·约翰逊(Steven Johnson)这是我最喜欢的流行病故事没有之一。直到现在,我还曾经回想起在伦敦市中心寻找约翰·斯诺医生的那个被拆掉了手柄的水泵,以及它旁边的以他命名的酒吧。这本书讲述了伦敦19世纪中期那场霍乱的来龙去脉,以及病因“水源说”和“瘴气说”的角力。
最后,约翰·斯诺用一张极其聪明又极其直观的地图说服了所有人——不过这幅地图诞生的背后,是许多伙伴的共同努力,以及所有有识之士的思考、探索与拷问。
疫病和“疫苗”人类对疫病的阶段性胜利,是疫苗(或接种)的诞生。但疫苗从来也不是凭空冒出来、解决一切问题的魔弹(Magic Bullet);它的背后,亦有漫长的科学道路,各方的利益博弈,甚至是矛盾与争议。
反疫苗运动在西方抬头的今日,更需要重新审视我们手中的武器,以及我们究竟如何利用它。《他们应当行走:美国往事之小儿麻痹症》(Polio: An American Story)作者:戴维·M·奥辛斯基(David M. Oshinsky)小儿麻痹症在美国曾经掀起轩然大波,这种历史上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病症,由于特殊的社会条件而变成了公共卫生事件。
围绕着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研发,是两位伟大科学家的角力、拉扯甚至攻讦.但回头再看,他们之间或许没办法分出胜负——下一个三十年,胜利的将是把小儿麻痹症从世界上彻底根除的人类全体。(P·S 这本是果壳阅读出品喔!)
Between Fear and Hope: A History of Vaccines and Human Immunity(《恐惧与希望之间》)作者:Michael Kinch我们生下来就会连续打上一系列的疫苗,接种一直会持续到我们成人。这一系列几乎是默认程序的背后,是几百年人们面对流行病的探索与努力,乃至社会和政治力量的博弈。
你意识不到,我们现在所享受的一切,将我们从多么凶险的境地中隔离开来;而这种安全是如此脆弱,一篇错误的论文(自闭症和疫苗关联事件)就能让一代人重新陷入危险。这是一部用一系列的小故事串起来的、关于免疫和疫苗的历史,让我们不仅仅知道“要接种”,更理解其间的道理和不易。
微观世界如果你看完了疫病与疫病的历史之后还有什么好奇,那一定是我们人体和微生物本身吧。人的免疫系统如何运作、打败入侵者?
病毒和细菌又为什么存在了那么久、且难以消灭?它们和人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看了这几本书,或许会改变你对微生物的认知。《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Why Aren't We Dead Yet? )作者:伊丹·本-巴拉克 (Idan Ben-Barak)一本风趣诙谐、趣味十足的科普书籍,用大白话解释了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免疫系统是人的“军队”,亦是人的“岗哨”,但偶尔也会给人带来麻烦。它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育,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化,最后有疫苗和接种为它添砖加瓦。说实话,免疫学是学生物和医学的人的噩梦,但能把一个个高深的名词展开了解释,也是颇有作者自己的功力。
《病毒星球》(A Planet of Virus)作者:卡尔·齐默(Karl Zimmer)病毒在世界上无处不在,我们这个星球充斥着这种顶着一个大头到处游走的奇怪“生命”(或者有机体)。病毒到底在自然界起到了什么作用?人类的基因,居然有一部分是病毒带来的?而让人得癌症的病毒,居然能让兔子“长角”……?一本神奇的小书,随意读读也是三观刷新。
《我包罗万象》(I Contain Multitude)作者:埃德·扬(Ed Yong)这本书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了人和微生物的关系。微生物不仅仅是可怕的病菌。实际上,微生物里只有很小很小一部分是病菌,其它绝大部分,都是和人类相安无事的普通微生物。而微生物与动物、植物的共生,对于整个自然环境也特别关键。毕竟,人家是有生命以来就存在的“老资格”了。
书里有无数让你惊掉下巴的前沿研究,比如日本人为啥能消化海苔,比如小考拉为啥要吃妈妈的“便便”,以及如何用寄生菌彻底消灭蚊子——也就消灭了疟疾、黄热病、登革热等疾病。希望在前,也需要微生物为我们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