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想象里,蝙蝠的形象往往与丑恶、恐怖联系在一起。除了布鲁斯·韦恩,形象最讨喜的蝙蝠恐怕要数白蝠了。白蝠属于叶口蝠科,生活在美洲的加勒比低地地区。蝠如其名,它们浑身雪白,黄色的朝天鼻像迷你的猪鼻子,同时身材十分小巧,体长不超过五厘米,体重五到六克,仿佛一口一个的芒果糯米糍。白蝠既不吃虫子,也不喝血,几乎只吃两种榕属植物的果实。白蝠昼伏夜出,白天栖息在芭蕉的亲戚蝎尾蕉属的叶子底下。
它们最特别的本领,就是把叶子稍加改造,做成栖身的“帐篷”。已知会造“帐篷”的蝙蝠有22种,大多属于叶口蝠科。在蝙蝠的进化史上,“造帐篷”这一技能被“发明”过多次,使用的材料和建造技巧也是形形色色。白蝠造帐篷时,会选择宽度超过十厘米、长度超过五十厘米的蝎尾蕉叶子。白蝠在叶片下方开始工作,它们沿着中间主叶脉,在离主叶脉大概半厘米的地方,咬出一个个小缝,像给邮票打孔一样,然后用爪子扩大小缝的开口。
叶片被咬破后,两边承受不住重量而下垂,就形成了一顶船形的帐篷。白蝠会保持叶子头尾两端完整,以支撑叶片的重量;它们还会在叶子中间咬一些小洞,可能是为了方便脚爪抓握。在绝大多数环境里,白色都非常显眼,容易被捕食者发觉,因此在雪地以外,白色的动物都比较少见。但白蝠不同,它们的白毛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色。白蝠呆在“帐篷”里,周围都是垂下来的绿叶,光线透过叶片变成绿色,白色的毛也被映成了绿色,跟叶片混为一体。
研究发现,白蝠能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很久,这说明它们不常遭到捕食,叶子有效地遮挡了食肉动物的视线。除了防备捕食者,白蝠的“帐篷”还可以遮风挡雨,减少热量散失。同一顶“帐篷”下居住的白蝠,数量从一只到十几只不等。“室友”关系相当亲密,天天住在一起,帐篷坏掉后,它们还会一起搬迁到另一片叶子下。白蝠集体搬迁的原因可能是,帐篷是一种比较珍贵的资源。
蝎尾蕉叶子的使用寿命只有一个半月左右,时间长了“帐篷”就会破烂如杜甫的茅屋。所以白蝠必须定期找新叶子、造新帐篷。造新帐篷不仅要花力气,还会把显眼的雪白毛皮暴露在捕食者眼前。白蝠“室友”们一起找房搬家,可以平摊风险,只要一只白蝠找到了合适的叶子,大家都有房住。人手多,造帐篷的速度当然也会加快。科学家曾经认为,白蝠的帐篷是一个“后宫”。雄蝠制造帐篷,然后看守帐篷,把外来的雄蝠都赶走。
雌蝠会被“有房人士”吸引,前来入住,成为房主的“妻妾”。这种“婚配制度”在进化生物学上称为“守护资源的多配偶制”。如果雌性动物需要某种东西(例如住房),而这种东西的分布又不均匀,集中在几小块地盘上,雄性只要把控住这种关键资源,就可以获得繁殖的权利。刚生下来的白蝠宝宝就有满身的白绒毛,不过它们的鼻子不是橙色,而是粉红色。蝙蝠妈妈晚上出去觅食,把孩子留在帐篷里,随时回来给孩子喂奶、梳毛。
有时母亲来不及回来,小蝙蝠会跟其他雌蝠要奶吃。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白蝠乐意照顾别人家的孩子,也许是因为同住一个帐篷的雌蝠是亲戚,照顾亲戚的孩子,同样有助于自己基因的延续。小蝙蝠长得很快,出生第二天就可以睁开眼睛,二十天能飞,三十五天就长得和妈妈一样大了。虽然叶子帐篷是很隐蔽的藏身之所,但如果你从它正下方抬头一望,还是能看到圆头圆脑、身披绿影的小蝙蝠们。
它们看起来仿佛印尼的一种甜点——用班兰汁染成绿色,沾满白色椰蓉的椰丝球,甜得人心都要化了。当然如果你在野外遇到它们,远观就好。养或者能好怎就别考虑了。本文是物种日历第6年第28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红色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