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自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而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自此,2001年首次在南京三校开展试点的自主招生也走向了终结。
近二十年前,自主招生作为高考统一录取的补充走上历史舞台,给予通过的学生在录取中降分优惠或优先选择专业的特权,被寄希望以破解招生“唯分数论”、选拔创新型人才。这期间,其适用范围、形式与定义都发生了数次重大变革,始终处于高招舆论的焦点。
2001年,教育部选择在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所院校试点“自主招生录取改革”,由各校制定自主选拔方案,符合条件的高中毕业生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试点学校审查及测评,合格者便成为候选人。候选人仍需参加高考,但享受学校制定的降分优惠政策。
2003年,首份自主招生国家级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发布,定下了自主招生名额控制在招生计划总数5%以内的基调,但未明确具体操作程序与定义。此后几年间,不断增长的试点学校各自开展自主招生工作,形式以文化课测试结合专家面试为主。
2008年,随着《关于做好2008年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发布,自主招生迎来一次剧变,“生源较好的高校”被取消了自招名额占招生计划总数5%的限制,可适当扩大录取人数。当年,多数试点高校在招生名额上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容,复旦大学在上海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人数首次超过统考录取人数,浙江大学则将全国招生名额中的9.2%留给了自主招生。
2010年,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首的高校开始组建起后来人们熟悉的“北约”、“华约”与“卓越”联盟,以在相同日期进行自主招生笔试的方式来限制学生对学校的选择,被官方媒体质疑为派系斗争。
2015年,《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对全国奥赛一、二、三等奖、全国科技类竞赛一、二、三等奖得主,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高考加分的取消,使一众学校增加自主招生名额以继续吸纳此类考生,也将更多跟风考生挤到了自主招生这一赛道。
2018年高考后,包括新华社和《知识分子》在内的多个媒体或平台揭露了我国自主招生中申请材料大面积造假的乱象。次年,我国高校迎来最难自主招生,报名要求提高,招生名额大幅缩减,同时录取优惠政策降低。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四十余所高校更是取消了文科自主招生计划。2020年初,自主招生正式被教育部宣布将不再组织进行,退出历史舞台。
自主招生名额的缩减,乃至在2020年被取消,真的意味着更多考生将以“统考裸分”或是高考成绩占85%的“强基计划”为主要渠道进入我国最优秀的大学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分析了近几年顶尖高校新生招生类型,发现“综合评价录取”的方式已经悄然崛起。
什么是综合评价录取?对于浙江、上海地区的学生家长而言,这是他们早已再熟悉不过的“631”或“三位一体”录取,即在最终决定是否录取考生的总成绩中,统一高考占60%,校测(面试)占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这一大胆的改革始于自主招生开始急速膨胀的2015年高考。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在浙江、上海两省市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且将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办法放权给了高校自主决定。
随着北京市宣布探索从2020年起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探索“综合评价”录取试点改革,这一模式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将继续扩散至更多省市。有不少学者与家长提出,这种录取方式对农村或家庭贫困的考试不利,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专门为农村考生设置的各类专项录取人数实际也在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