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背景对科学家的职业发展有帮助吗?一直以来,跨国学术流动一直被国家政策所肯定。不过,期刊《科学与公共政策》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人们的普遍认知相反,海归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获得长江学者。此前的研究表明,为了建立国际合作,加快知识的传播,增强科学的竞争力,扭转人才流失的局面,发展中国家会制定一系列政策,欢迎海归回国。那些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学者,在研究概况和国际参与度方面都优于本土学者。
中国也是如此,具有海外博士学位的中国归国学者,比国内博士学位的归国学者更有可能获得晋升。但也有其他国家的研究表明,学术界存在近亲繁殖,学者当地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促进其职业道路的发展。本文的作者考察了这一现象是否也存在于中国。
该研究的作者是来自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李峰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唐莉。在这项研究中,他们采用了1447名长江学者的简历,研究样本为理工科全职特聘教授。
因人文社科领域该项目实施时间较短,故未纳入样本。样本中学者的海外经历分为:海外博士学位;在境外机构的全职培训和工作经验,包括博士后研究;一年或以上的短期海外经历,例如访问学生和访问学者。作者通过使用从获得博士学位到获得长江学者的时间长短,来衡量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速度。
统计分析表明:在1447名长江学者中,有89%的人具备海外经历,这表明中国知名学者普遍存在国际流动性。
例如,从2011年到2017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新聘教师中,80%拥有海外学位或曾在海外全职工作。论文作者推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么高比例长江特聘教授具有海外访学经历可能是因为大多数长江学者是从吸引更多海归的研究型大学中挑选出来的,即名校教师更有可能被授予长江学者称号。但与我们直觉相悖的是,具有短期海外访学经历的在所有长江特聘教授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而拥有海外博士的不到总体的三分之一。
数据还显示,有43%的长江学者是被其获得博士学位的母校所推荐,有26%的学者,本科与博士在同一所学校就读且获得了母校的推荐。作者对可能影响获得长江学者人才称号时间的其他因素进行了控制,包括性别、研究领域、学者在海外接受培训的地方,以及学者所在大学的地位等。回归分析表明,总体而言,从博士毕业到成为长江学者的平均时间是10.3年。
但是,与没有国际经历的研究人员相比,拥有至少一种海外经历的学者获得这一荣誉的时间都更长。同样是任职于母校,有海外博士背景的长江学者,要多花费25%的时间才能获这一荣誉,即使是那些只做了一年访问学者的研究者,也比一直留在国内的同行多等了12%的时间。
此外,作者通过任职国内高校是否为其本科或者博士母校来衡量长江学者与本地的联系。结果发现,学者与本地的关联越强,获得长江学者称号的速度就越快。在母校工作的学者获得这一荣誉的时间,平均比在其他大学工作的学者快2-8个月。但另一方面,作者也表示,本文未捕获除校友以外的其他隐藏联系、入选前的行政职位等社会资本等,因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该研究结果支持了一些人的看法,即中国的学术环境不健康,重视人际关系甚于技能和经验。为了获得中科院院士或长江学者这样的国家荣誉称号,申请人和他们的单位需要做出许多游说拉票的工作。”在《自然》的一篇报道中,清华大学科学政策客座研究员董洁林评论说。不过,作者在文章中表示,海归比本土学者更慢得到“长江学者”的帽子,可能是因为优秀的学者留校的较多,而理工科内很多优秀的学者没回国。
那么,这一研究意味着参与国际科研训练并未得到很好的认可,政府对海归学者的力度不够吗?对此,作者之一的唐莉表示并非如此。“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海外引才政策。分析样本选择长江特聘教授项目是因为相对于其他高层次人才项目,它同时对本土和海外人才开放、时间较长、口碑较好,且比较稳定(即1999-2015研究期间虽然评审规则略有调整但无大的实质性变化)。
”从政策评估的视角来看,唐莉认为,是当前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对认真科研的学者(并不仅限于海归)支持力度不够。“这亟待着一个系统的识才、引才、育才、用才并举措施的出台与落实。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科教体制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息息相关。”唐莉告诉《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