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别看有的人表面不胖,实际上体内脂肪可不少。当过多脂肪长期堆积在肝脏、肠胃道、胰腺等腹部内脏的周围和内部,从腰围反映出来的腹型肥胖尤其值得注意。近期多项研究证据表明,内脏肥胖的人,不但更容易得糖尿病和心脏病,患痴呆症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包括癌症在内的全因死亡风险也更高。
那有什么办法有效地瘦腰瘦肚子吗?健身经验可能会告诉我们,无论是卷腹、平板支撑还是仰卧起坐,针对腹部的运动未必能起到局部减脂效果。好在,致力于开发减肥药的科学家们带来了新希望。近日,耶鲁大学医学院杨晓勇研究组鉴定出脂肪细胞内的一种关键蛋白。根据他们最新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论文,调节这种蛋白,在实验小鼠身上成功起到了内脏减脂的效果。
说到影响胖瘦的脂肪细胞,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的数量其实并没有显著变多,而是脂肪细胞的体积更大,里面容纳了更多的“油滴”。脂肪细胞里的油滴储存着重要的脂质分子。在身体需要能量时,油滴释放出脂质分子进行分解,从而提供能量。不过,有时人们会不动用这些油滴,通过另一种方式获取能量:告诉大脑多吃点。
杨晓勇教授的研究组过去发现,一种叫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的蛋白似乎可以发送“多吃点”的信号。这种酶参与蛋白质翻译后的糖基化修饰,可以感知营养水平。当OGT在小鼠体内过度表达时,小鼠表现出旺盛的食欲,加大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内脏脂肪组织对营养物质尤其敏感,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多,而脂质分解得太少,一个后果是,腹部的内脏脂肪细胞率先开始胀大。一胖就长肚子,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在这项研究中,杨晓勇教授与同事们进一步研究了OGT信号在脂肪细胞中起的调节作用。当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特异性地让脂肪组织中减少OGT表达后,小鼠们很快取得了令人羡慕的减肥效果。在数小时的短暂禁食后,脂肪细胞内的脂质分解迅速增强。并且,这种变化在内脏脂肪组织中尤为明显,小鼠的腹部脂肪迅速减少。而相反,当研究人员让小鼠的脂肪组织中过度表达OGT后,肥胖随之而来。
进一步分析显示,把守在油脂滴四周、控制能量分子进出的一种蛋白正受到OGT信号的动态调控。“OGT就像是门卫指挥,让营养物质更容易进入脂肪细胞,但脂质分子更难排出去。”杨晓勇教授总结说,“因此,如果用药物治疗肥胖,OGT将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靶标。”
当然作为一项基础研究,小鼠身上令人兴奋的研究结果并不能保证同样出现在人体,但这一新靶标的发现,无疑打开了一扇门,让科学家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治疗肥胖的潜在途径。我们期待后续研究取得积极结果,有效减肥、改善代谢的药物早日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