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冷知识:冬天冻伤了,要送医院烧伤科
我家有一个悲伤的故事:我姥爷在来东北的第一年,进山打柴回来就冻掉了耳朵。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迁居来东北的山东人,他初来乍到,完全低估了东北严寒的危害性,一方面房子盖得就不如东北本地人的房子防寒效果那么好;另一方面,对遭遇的冻伤也缺乏处理经验。
现代社会,冻掉耳朵的案例已经很罕见了,不过跟低温相关的损伤还是时有发生,有时还很严重。就算没那么冷,也要小心冻疮。正常的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调节着产热与散热,保持着体温的相对稳定。但这种调节是有限度的,当环境温度足够低,持续时间足够长,损伤就难以避免了。
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冻疮,也叫“非冻结性冷伤”,也就是说,这种冷伤是由冰点以上10℃以下的低温造成的。很多人一见到冷伤二字,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大都发生在酷寒的东北,其实冻疮恰恰是在长江流域高发。原因是这个地区湿度较高,而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大很多,这使得身体更容易散热,再加上这个地区没有暖气等设备,因此,肢体末端和暴露部位,比如耳廓、鼻子、手背、足趾等处,就很容易在长时间的湿冷环境下发生冻疮。
冻伤后果更严重。冻疮虽然可怕,但终究能够自愈,而那种由冰点以下的长时间低温造成的“冻结性冷伤”,可就要比冻疮这种非冻结性冷伤恐怖得多了。人体如果长时间暴露于冷环境中,会引起全身性的低体温,当人体的中心温度(肛温)低于34摄氏度时,就会出现冻僵,而后人的意识将会模糊,最后心跳呼吸骤停,生命冻成句号。
严重的冻伤不消说一定要送医院的,但挂哪个科的号呢?冻伤科?医院里并没有这个分科。冻伤的处理,实际上归在烧伤科。如果在特殊情况下无法及时送医,也应该尽快做复温处理,以减少组织冻结的时间。快速正确的复温,是保全健康组织的有效方法。正确的复温方法应该是这样:首先,迅速移除湿紧的衣服鞋帽;而后,将冻僵部位置于40℃的恒温水中(超过42℃会加重组织损害),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对于冻疮和冻伤,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保暖,积极预防。寒冷的天气里,尤其要注意看护好家里的老人,防止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