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现的数千种病毒中,他所属的团队找到了1/3 | 科学人
旷野青春
科学大院
2020-01-14
编者按:系列科学人物短视频《旷野青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出品。全片用理性历险与感性审美的结合,讲述21世纪进行相对小众领域科考的中国年轻科学家们,在人迹罕至的大自然中找到真理和抵达美景时的探险经历与心路历程。第一季6集已经播出,大院er将陆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在病毒学研究者的眼中,蝙蝠是一个“惹祸精”,它身上携带着许多可怕的病毒,比如SARS源头就是蝙蝠。而病毒的克星就是病媒生物本身,寻找到足够多的病毒样本,会让疫苗的研发成功几率大大增加。来自武汉市疾控中心的研究员田俊华,穿梭在山野间,深入到一个又一个的丛林和洞穴中,就是为了寻找蝙蝠、蜱虫这些生物身上的病毒,寻找采集多样化的病毒样本。
百湖之城武汉,当夜幕降临在这座江汉平原上的城市时,这里的年轻人都会尽情地享受这名楼圣地丰富的夜生活。每到此时,经常会有一辆神秘的小汽车,缓缓驶离武汉市,前往山中寻找一种喜欢在夜里活动的生物——蝙蝠,有时开往神农架,有时去往月湖。
驾驶这辆汽车的人叫田俊华,是武汉市疾控中心的一名技术员,为了寻找依附在蝙蝠身上的病毒,他走遍了湖北省六十多个县市,钻了数百个蝙蝠洞,为人类构建起一道无形的防线。
田俊华从小就爱抓虫子,大学也学习了与灭杀害虫有关的植物保护专业,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武汉市疾控中心,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病媒生物防治技术员,他的工作主要就是“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这四种随身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对人口密集的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监控并消灭它们,就是田俊华的本职工作。
2004年,刚刚入职的田俊华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灭蟑难”,这种形容猥琐的生物因其难以灭杀而闻名,传统的气雾剂、蟑螂药笔、烟熏剂都因为抗药性降低了效用,蟑螂还会主动回避有毒的饵食。可田俊华偏不信这个邪,在此后的半年里,每天晚上独自一人趴在实验室的地上,观察蟑螂的一举一动,了解蟑螂的习性和食性。
经过大半年的研究实践,田俊华终于提出了“诱杀”灭蟑螂的办法,他做了大量药效试验,筛选出了一些适合武汉本地诱杀灭蟑的蟑螂药,这些毒饵受到了广大蟑螂们的“喜爱”,香甜廉价又包含剧毒,吃完就死,污染环境小,不易产生抗药性,也没有后续的麻烦。
田俊华的“诱杀蟑螂”思路的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也让他在疾控中心变得小有名气。
2007年,经过同事介绍,田俊华与张永振研究员相识,田俊华在抓病媒生物方面颇有心得且踏实肯干,张教授专门研究媒介携带的病毒,思维缜密严谨,两人一拍即合。田俊华对这项工作热情十足,8小时班上完,就会带上工具设备去野外捕捉昆虫或是老鼠,却没想到这项工作格外困难。“我那时虽然灭老鼠很在行,但是抓老鼠实在是不行”,田俊华笑着说道,一开始的失败甚至让他产生了“我们武汉是不是没有几只老鼠”的错觉。
为了学习抓老鼠他四处请教,最后在温州市疾控中心同行的帮助下才算入了门,经过多年的摸索,田俊华才慢慢变成一个“抓老鼠的高手”。病媒生物的抓捕不仅困难重重,更随时有危险相伴。在九峰山,田俊华偶遇一只落单的金环胡蜂,这种世界上最大的胡蜂比较罕见,他见上面没有蜂巢,抄起网兜就抓,没想到从脚下的蜂巢出来一大群金环胡蜂围攻他。
哪怕遭到这种能蛰死牛的危险生物的围攻,田俊华依旧紧紧地护着自己刚刚抓到的金环胡蜂,为此他的左脸被蛰成了包子,两周之后才慢慢消肿。田俊华常常为寻找罕见的病媒生物殚精竭虑,又乐此不疲。在拍摄《旷野青春》的过程中,他与拍摄团队在洞穴中发现了长蝠硬蜱,此前为了找这种野外活体非常罕见的生物,他钻了上百个蝙蝠洞。
当他用镊子小心地将长蝠硬蜱收集起来时,他眼里迸发出的闪光足以照亮幽暗的洞穴。
除此之外,被这些未知病毒感染也是采集者要冒的风险,蝙蝠翅膀上尖锐的爪子,大蝙蝠被夹后喷出的血液,都是病毒的入侵载体,接触到就有可能被感染。第一次去洞里抓蝙蝠的田俊华毫无经验,头顶有液体滴下来甚至流入了眼睛和皮肤他都没太在意,“当时没反应过来,后来突然觉得不对,这个可能是蝙蝠的排泄物!
”田俊华赶紧跑出洞外用清水和消毒纸巾清洗自己的眼睛和皮肤,若是让富含各种病毒的蝙蝠排泄物突破自己的黏膜恐怕谁都救不了。“自那之后我每次进洞都会穿齐防护设施”,田俊华继续说,“这些危险都是要交的学费”。而让田俊华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则是在华中地区最高峰神农顶抓老鼠时,天气骤变,狂风暴雨伴随着闪电,海拔三千多米的山顶几乎和雷云贴在一起。
田俊华在山顶的木制厕所躲了一会雨,见没有闪电,推开门就往自己的车上跑,怎料一只脚刚迈出厕所,一道闪电正劈在他面前,冲击波直接将他推回了厕所,震得他两腿发抖。田俊华缓了缓神,尽可能让自己镇定下来,鼓了鼓气冲了出去,没想到又一道惊雷落在面前把他震回了厕所。田俊华想今天绝对不能出去了,否则肯定会被雷劈到,就在厕所里等了一天,直到雷雨结束。
无论是阴森幽暗的蝙蝠洞,还是阴云密布的神农顶,都令田俊华心有余悸,在聊到这些事的时候还在不断说,“当时实在是太恐怖了”。但他还是坚持决定继续前行,他着迷于旷野,病毒和研究,也心怀发现奇迹,用尽感官去体察自然的冲动。
田俊华所在团队的科研工作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突破,2012年,研究团队在武汉黄陂的蝙蝠样本中发现了一种病毒,命名为“黄陂病毒”,该研究报告登上了Plos pathogens(病原学国际期刊)的封面,轰动了学术界。
而田俊华所属的团队更是在2016年,于《自然》杂志发表《无脊椎动物RNA病毒圈的重新界定》(Redefining the invertebrate RNA virosphere),颠覆了业界对于RNA病毒的认识,《自然》杂志专门发文评论,称这篇文章“发现了RNA病毒的基干”。引用数达到400多次,俨然已经成为了病毒学新的基石。
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数千种病毒中,田俊华所属团队发现了其中的1/3,海量的动物及病毒样本,缜密严谨踏实肯干的团队氛围,才是这支团队打下这桩基石最大的底气。
田俊华在工作中出色吗?是的。做这一切,他孤独吗?并不。洞穴中漆黑一片,但在黑暗中,也可以上演温馨的爱情故事。很多次当田俊华上山时,正是他从学生时代就认识的妻子担任他的司机。这份“兼职”即使是在妻子怀孕七个月时也没有松懈。她对丈夫的支持不止于此。有时,夫妻二人甚至会一起深入洞穴进行工作,最久的一次在洞穴中一连呆了七个小时。
平衡家庭与事业,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更何况田俊华的工作时长不那么固定,还容易让人联想到“感染”。他是两个男孩的爸爸,大儿子十几岁,小儿子刚出生不久。从洞穴出来,望着悬挂在山上的星空,田俊华的手机经常在此时铃声大作,大部分都是大儿子让爸爸帮忙检查作业的。田俊华也尝试着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有一次带大儿子去月湖抓水生动物,结果大儿子差点溺水,这让他再也不敢带着孩子出来抓动物。
不过,身处危险之中,也培养了他的警觉和专业。提起病毒,他与妻子因为更了解,便不会像常人那样恐慌;因为更专业,他们有更强的意识为家中的孩子提供安全的保障,让他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依然能享受与家人的亲密无间。
田俊华与妻子在工作与家庭中,熟练地转换着身份,维系着平衡。
尽管再苦再难,田俊华也希望能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我们新发现的病毒会助力于一些诊断试剂和疫苗的研究”,田俊华内心一直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说到这里,他的眼前里好像有一道透明的防线延展开来,坚实又熠熠生辉,保护着被病毒威胁的人类,“病毒引起的疑难杂症都能和我们的病毒库比对,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甚至可以用我们新发现的病毒研究其传播规律及其对人的致病性,对病毒的特性进行针对性防御”。
从田俊华的眼神中,有人看到了机智,有人看到了镇定,也有人看到了热忱和野心,而他的故事最令人心向往之的,是充满希望的一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