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是所有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好奇心最强的阶段,也是收获知识、塑造自我的重要时期。生活中时不时就能看到“10大少年科学家”这样的新闻,而在八九十年前的中国,这却是“南上加南”。上世纪二十年代是物理学发展的黄金时代,哥本哈根学派如火如荼,量子力学也在原子和分子层面上大放异彩。而那时的中国却还是一个揉着朦胧睡眼的雄狮,出国学习物理的更是寥寥数人,少年王守竞就是其中之一。
在1924年,20岁的王守竞只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物理研究所的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然后又到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最后的博士论文成为美国最早的五篇量子物理论文之一。学术成绩斐然已经很了不起,而这些研究成果还是王守竞在没有导师的情况下完成的,因为在美国没有人能指导他的领域。
陪伴王守竞的,只有同侪组成的理论物理兴趣小组(组员之一是194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I. I. Rabi)。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学神王守竞,但如果能拥有一个科学的氛围,少年们对科学的兴趣不仅可以被激发,巨大的潜力也能被挖掘出来。毕竟少年们除了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还表现在优于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今天中国早已不似往昔,不仅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自由,而且也让众多少年们有了和权威的学术大佬当面“论剑”的机会。
在今年1月12日,腾讯科学小会如期召开,活动现场更是大佬云集,有腾讯杰出科学家、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和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Science新闻主编Tim Appenzeller、天体物理学家Avery Broderick、天文学家刘继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宏伟、“搞笑诺贝尔奖”创始人Marc Abraham、无机化学专家David G. Evans等等。什么?
看名字似曾相识?别着急,看完下面的讲题总结,你就能把去年的科学大事件和他们一一对应!
天文学是纯粹的基础科学,但它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辅助。没有可靠的火箭技术,就不可能有嫦娥计划的成功登月。没有大型望远镜的建造,没有网络的互通互联,没有高性能的计算机设备,也不会有黑洞照片的发布。没有海量数据的存储设备,没有可控的光纤光缆,也并不会有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的发现。
嫦娥三号软着陆,可以在最后关头自动探测月面地形,悬停之后自动寻找更安全的落点。计算精度可以精确到十几米,这一切都依赖于精确的导航和雷达探测技术。
我们的征程是更远的远方,是火星,甚至是太阳系之外的星际空间。2020年,中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整个项目将进一步带领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火箭技术的突破。天文学希望进一步探测银河系之内的身边的黑洞,更大的望远镜成为了迫切需要的工具。我们今天看到的玉兔号漫游月宫和黑洞照片,都是科学与技术联姻的产物。它们的紧密协作,还将在未来给人类奉献更惊喜。
理解宇宙,是人类的本能。
法国南部的岩洞里保存着最古老的智人的艺术作品,那些红色的涂鸦除了身边常见的野兽形象,还包括星空的样子。利用互联网优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多项成就,天文学未来的发展更有可为。从最具体的太空岩石,到最缥渺的不同量级的黑洞,天文学越来越频繁地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最近,腾讯发布了2019年微信使用数据报告,全民10大搜索热词中,天文学词汇占据两席。
技术的完善,结合天文学的广泛传播,未来的世界,会对宇宙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盼望那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