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人们眼中的宇宙还很小。我们可以想象得出,100年后人类的生活吗?那时的人类科学和科技进步到了何种程度?我们是否已经成了星际居民遨游宇宙?而当2120年来临时,那时的人们回望现在的我们,就好像我们回看1920年的历史一样。1920年不能算是寻常的一年。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以《凡尔赛条约》的签署为标志而结束,各国正在从战争中逐渐恢复。
1920年的科学界也并不平静,这一年科学界发表了许多深刻改变人类的发现,科学界送走了一些科学家,也迎来了一些新生命,日后成长为科学研究中的关键人物。
1920年1月6日,丹麦数学家邹腾去世。虽然邹腾(H. G. Zeuthen)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而言还很陌生,但他在丹麦乃至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在圆锥曲线的枚举几何学、代数曲面理论以及数学史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邹腾从小在数学方便表现出了天赋,仿佛“不需要花时间去学”。进入大学后,他有机会前往巴黎师从法国几何学泰斗沙勒,并开始自己的枚举几何学研究。后来,他又出版了数学史著作《古代圆锥曲线的历史》,同时代的著名数学家评价这本书“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多年来,他在哥本哈根大学教学的同时编写数学课本和讲义,并在大学开设数学史等课程。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哥本哈根度过,他为丹麦登上世界数学的舞台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0年4月26日,拉马努金去世,享年32岁。拉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是一位天才的传奇数学家,他是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也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第一位来自印度的院士。他出生在印度一个没落的婆罗门家庭,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数学教育和训练,却凭借出众的数学直觉和不懈的耐心钻研,在数学分析、数论、无穷级数和连分数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1913年,他开始与剑桥大学著名数学家哈代通信,哈代随后邀请他到英国,开始了两人富有成果的合作。拉马努金一生提出了上千个公式和命题,并为后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1973年数学家德利涅证明了最著名的“拉马努金猜想”,并因此获得菲尔兹奖。
1920年,心理学家约翰·沃森和助手进行了著名而极具争议的“小艾伯特实验”。在实验中,11个月大的小艾伯特起初对在身边活动的白鼠并未表现出恐惧。
随后,当艾伯特触摸白鼠时,实验人员就在他身后制造出巨大而刺耳的声音,艾伯特随即大哭并表现出恐惧。重复数次后,即使没有噪声,小艾伯特在面对白鼠,甚至其他毛茸茸的物品时,也表现出了恐惧和不安。由于录像显示小艾伯特有痴呆的迹象,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被质疑。而在实验完成后,沃森并未除去婴儿的条件反射,这也违反了学术道德。
曾有后续研究试图调查实验对婴儿后来的影响,他们发现小艾伯特在6岁时因病夭折,实验的后续影响也无从而知。
1920年,天体物理学家萨哈提出了萨哈电离方程。萨哈电离方程描述的是恒星光谱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这个方程最早由印度天体物理学家萨哈(Meghnad Saha)提出,它表示了在一颗恒星中,任何一种特定元素的电离状态会如何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这个方程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解释了恒星的光谱分类。
萨哈也因此分别在1930、1937、1939、1940、1951、1955年被提名为诺奖物理学奖候选人,然而他的提名却一再被诺奖委员会拒绝,给出的原因是萨哈电离方程是一个有用的“应用”而非“发现”。但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学者认为萨哈方程打开了恒星天体物理学之门,是天文研究来说是诺奖级别的贡献。
1920年,塞尔维亚地球物理学家米兰科维奇出版了专著《太阳辐射造成的热现象的数学理论》,详细阐述了有关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各种参数及地球气候模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后来著名的“米兰科维奇循环”。米兰科维奇发现有三个循环周期主要影响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分别是偏心率、转轴倾角和岁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理论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直到约半个世纪后,科学家开始有能力在海底等处进行取样分析,才找到了更多支持证据。全球气候的自然变化还有其他许多影响因素,而自工业革命后不可忽视的人为因素同样是目前学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