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鸟类。全世界的家禽存栏量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几百亿只是有的,而家禽中的肉鸡自然也是人类最重要的蛋白质食物来源之一。我们日常吃到的肉鸡是怎么来的呢——当然是蛋孵出来的!那这只肉鸡被吃掉了,谁负责去下蛋孵出另一只肉鸡呢?其实,肉鸡的饲养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以鸡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看看肉鸡这一辈子是怎么熬过来的,或许你能更珍惜餐桌上的这块鸡胸肉。
大家好,我是大A,我来自美国,是一只祖代父系公鸡。你们平时吃到的鸡,大部分都是我的孙子孙女们——注意不是子孙,是孙子孙女。在我辈分之上还有曾祖代和原种代,我的儿女们叫父母代,而你们吃的叫商品代。说了这么多代次,是为了告诉你:除了商品代肉鸡是长大了直接被吃掉,其他代次都是要下蛋的!我们作为祖代,分为父系和母系。
父系公鸡和母鸡的孩子们中,只有公鸡才能继续传宗接代,母鸡就要被淘汰了;而母系公鸡和母鸡的后代则是只要母鸡,把公鸡淘汰掉。
大家好,我是小宝,来自新西兰,是一只祖代母系母鸡。2019年,我刚破壳就坐飞机来到中国,跟我一同前来的似乎都是妹子,没有看到爷们儿。一路上黑灯瞎火,重见光明的时候,我已经在鸡舍里了。鸡舍的温度大概有三十多摄氏度——跟我的蛋里一样暖和。
两脚兽把我捧起来放到垫料上,我看到有的姐妹们已经开始觅食了,我也要跟上她们的脚步,不然就会像那几个站不起来的姐妹一样被淘汰掉了。我吃饱了,但两脚兽没有熄灯,他们似乎想让我们再吃点。不知道多了多久,鸡舍来了一大群两脚兽,把我们聚集起来。我看到有的姐妹被两脚兽抓起来,往眼睛上滴了一滴眼药水。我看不清远处,但似乎每个姐妹都要滴完眼药水才能走。
大家好,我是小斯,来自英国,是一只父系母鸡。
我和大A那种父系公鸡生出来的儿子们,会具有一切优秀公鸡该有的素质。而作为母系母鸡的小宝,她的女儿们则具备优秀母鸡的素质。啊,说生孩子有点早了。我们母鸡在育雏期和育成期(相当于人类的幼年期到青春期)都是见不到公鸡的,毕竟我们还都在青春期,吃料喝水都顾不过来呢,哪有心思恋爱!在暗淡的光线下生活了大概四五个月之后,我们先是看到了公鸡,之后又看到了产蛋箱,看来不久就要开始下蛋了。
不知是哪一天早晨,感觉世界就突然变明亮了,大家都兴奋地叫起来。一部分公鸡都蠢蠢欲动,开始找母鸡“联谊”了。鸡场中母鸡公鸡比例大概是10:1,但这张图里公鸡看起来多是因为公鸡料线在中间,母鸡料线和产蛋箱都在两边台阶上。一部分公鸡专注于吃料,长成了肥仔;还有一小部分公鸡似乎对联谊没什么兴趣,他们是好斗分子,喜欢互相掐架、抢地盘。
农场的鸡舍不需要“领头鸡”,身体再强壮,颜值再高,只要你不干活(AKA交配),就没用。两脚兽会时常来巡视,把那些公鸡中的“战斗鸡”转移走,以免误伤我们这些辛勤工作的公鸡母鸡们。渐渐地,我进入了产蛋的节奏。我找到了一个产蛋箱的“坑位”,躲了进去,下蛋的时候我不太喜欢被打扰。产蛋箱里比较黑,让我有安全感。奇怪的是,每次我觉得我把蛋挤出来了,但是我抬起屁股一看,蛋就消失了。
别的姐妹们也发现这个问题了,她们都说明明在产蛋箱里下了蛋,回头却找不到了。我想这个产蛋箱一定有什么玄机,每次都是一顿骚操作就把我的蛋传送走了。哎,没办法,多少蛋消失了我也会继续下蛋,产蛋这事儿就像吃饭排便一样,憋不住啊。说起来,我作为一只祖代肉鸡,其实大半辈子(大概10个月左右)都在产蛋。在我退休之前,大概能产150个蛋。
从我们爷爷辈的原种代,到孙子辈的商品代,肉鸡的数量是以指数型增长的,这才勉强喂饱全世界的人类。我们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