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轻人都喜欢说“我太难了”。今天我想替一种动物发声,也说一句:“我太难了”!这种动物就是旱獭。2019年年底,很多人因为鼠疫第一次听说了蒙古旱獭(Marmota bobak)这种动物。而前段时间火爆网络的那只惊恐旱獭,叫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是《博物历》本周的主角。我为啥说它“太难了”呢?继续往下看吧。
难点一:草原上毫无遮挡。
喜马拉雅旱獭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到处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所以问题就来了——没有了树木和灌丛的遮挡,天敌一眼就能看到旱獭。这可咋整呢?喜马拉雅旱獭不敌野狗群的攻击,沦为晚餐。图片来自:新华网。你先别担心。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旱獭和我们常说的老鼠一样,是不折不扣的啮齿动物。所以,它们拥有打地洞的技能!
俗话还说了:狡兔三窟——旱獭挖掘地洞时,一般会挖出3~5个洞口,最多的甚至有29个!旱獭的地洞,不光洞口多,洞里面的结构也很复杂,功能还很多样,甚至还会有独立卫生间。毕竟地洞不光是白天的藏身之所,也是夜晚的安眠之地。
难点二:高海拔缺氧。我们去高原地区旅游的时候,海拔一旦超过三千米,就很有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痛等高原反应的症状,这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也随之降低。
人会出现高原反应,那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旱獭们,还好吗?对此,科学家研究了一些生活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旱獭——高于4500m的高海拔地区和低于1900m的低海拔地区。研究表明,高海拔旱獭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比低海拔旱獭多15%,每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也要高15%。更多的血红细胞和更多的血红蛋白能够更高效的携带更多的氧分,因此生活在高海拔的旱獭更能适应缺氧环境,也就不那么容易出现高反症状。
难点三:冬天太冷了。无论海拔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冬天都会很冷,大雪封山时,动物们要怎么躲避严寒呢?如果不能迁徙离开,就只能找个温暖的地方“猫冬”了。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许多啮齿动物,在秋天来临时,都会在洞穴中储存草料食物,例如高原鼢鼠和根田鼠会把食物带回洞中储存,甘肃鼠兔会把食物堆到洞口。借助这些办法,鼠类可以减少在寒冷环境中的暴露,降低热量丧失。
但喜马拉雅旱獭就不一样了,它们不储存食物,而是干脆选择冬眠。每年9月底10月初,喜马拉雅旱獭就会纷纷躲进地洞中,用砂石、土块和粪便堵住洞口,被封堵的长度可达2~4米。这可以有效的阻止寒风侵袭,防止天敌进入。这期间,它们都不会醒来,一个大觉直接睡到第二年4月中旬5月初前后。动物冬眠时,体温、代谢、心率和耗氧量都会大幅下降,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旱獭来说,极端低温更是十分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