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意味着成渝的定位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9个月前,国家主要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公开提出,要出台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此前此后,一些智库也建议将成渝城市群上升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并列的国家战略。
新年刚过,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成渝定位上升的重要标志,这一重磅消息在预料之中。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此次突出的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概念,并没有用到“城市群”等字样,这一点估计又出乎一些人的预料。
为什么这次没提成渝“城市群”?在我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9个字,包含着成渝上升发展的逻辑起点、路径与目标,对区域发展判断更加客观平实,对路径设计也更加清晰明确。
迄今,成渝发展的大框架仍然建立在四川、重庆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协调基础之上。强调成渝地区这一概念,就是立足于行政区经济的现状来讨论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成渝一体化的最大背景、最大约束以及最大推动力量,仍然没有脱离行政区经济。回到成渝地区这个层面来讨论区域发展有纵深感,既是尊重历史与现实,也是直面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动力与阻力。
成渝地区横跨两省份多个市级行政区,如何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如何在国家大局中发挥应有担当?从路径上来说,成渝地区的发展,要找到真正强大的动力源。现在看,首先要发挥成都、重庆这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以中心城市带动经济圈或都市圈,以都市圈支撑城市群,以城市群促进区域发展,以区域板块的协调来加速国家空间结构调整,增强区域活力,这是中央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的重要思路突破与重大战略部署。
具体到成渝而言,走这条路不仅符合区域发展的规律要求,而且有着极大迫切性。数据显示,四川、重庆的GDP总量占西部12省(市、区)的33.46%,可以说,川、渝是西部的“压舱石”,在国家区域大盘中举足轻重。但如果按地区经济密度来看,成渝地区相对较低,大约只有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四成不到。
就中心城市地位来看,重庆、成都建成区地均GDP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13名、第38名,这表明重庆、成都的发展仍然不充分,带动力不够强劲,潜力空间仍然巨大。
综合而言,成都、重庆这两个国家中心城市依托行政区但又要突破行政区经济的束缚,加快步伐做强做实,将成渝地区发展蛰伏的势能充分释放,是高质量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是国家战略落地的必然要求。
成渝地区发展有过很多战略规划与设计,这些战略规划都对成渝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总结既往,中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从战略上来讲,有着“退一步进两步”的意味。所谓“退一步”,就是退到成渝发展本真的现状条件与动力上去设计未来发展,这就是“成渝地区”“双城”等概念的内涵。所谓“进两步”,就是要在更加坚实、可行的路径上去实现远大目标。
这次会议指出成渝地区要在“全国”、在“西部”、在“内陆”产生应有的带动力,实际上赋予了该地区国家战略的重任。因此,成渝双城经济圈绝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两地各自发展瓶颈,或者是用算术加法叠拼两个地区的总量。
关于成渝,近几年来讲得比较多的是成渝城市群发展。我以为,成渝地区朝着城市群方向发展,这个大方向依然应予坚持。但要看到的是,成渝城市的发展水平还不高,距离国内发达的城市群还有很长距离。
按我们测算,按现有城市群口径统计,2018年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密度仅分别为长三角、珠三角的18%和3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将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由高到低分成4个梯队,成渝城市群属于第三梯队。就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人口—经济”联系强度来分析,成都属于“强人口—弱经济”,重庆属于“弱人口—弱经济”。从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相互投资规模来看,重庆在30多个可比城市中排名倒数第3。
因此,在我看来,成渝城市群是成渝发展长远方向,但就发展的逻辑起点、现实路径来讲,强调以“双城”带动、强调地区经济圈建设,战略重点更加突出,也更易于实施相关政策。
推而广之,中国的现代化需要高质量的空间予以支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主要任务是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人口承载能力。在此大方向之下,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优化治理体系,通过政策协同,使国家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战略得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中央提出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叠加了区域发展思路创新与求真务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