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迎来十年禁渔期,但白鲟已经等不到了。新年伊始,这则重磅消息便在社交网络上炸响。消息的来源是近日一篇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著名的鲟类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危起伟博士,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其弟子张辉博士。研究人员在论文中称,预计早在2005~2010年时,长江白鲟便已灭绝。
这篇论文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长江中的淡水鱼之王,或许已经永远告别了我们。噩耗来临得如此突然,许多人甚至未曾得见白鲟。初次听闻便已是永别。
白鲟是一种生活在长江的大型肉食鱼类,分类学上属鲟形目长吻鲟科白鲟属,是这一家族硕果仅存的两种鱼类之一,也是我国的特有鱼类。白鲟有着较长的头部和极为延长突出的吻部,头长整体可达体长的一半以上。过去长江沿岸生活的人们观察到了白鲟的这一特征,故而称其为象鱼(四川)、朝剑鱼(湖南)等。
利剑般的吻部对白鲟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江水底水流湍急光线昏暗,白鲟的眼睛变得很小,视力也很差,但在它长长的吻端和头部,长有一簇簇密密麻麻的、呈梅花状的皮肤感受器官——陷器和罗伦氏器。前者负责机械感受,如水流、水压等的变化,后者则负责电感受,如水中微弱的低电压等。
作为一种大型洄游鱼类,白鲟们于每年清明节前后,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溯游至宜宾江段和四川省江安县江段产卵,幼鲟孵化后再集群往河流下游迁移。随着个体的不断生长,它们逐渐分散开来,进入长江流域的各支流、湖泊,甚至长江口的半咸水区觅食育肥。
然而,因为长江上出现的新事物——水坝,长江的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1984年,危起伟博士第一次见到白鲟便是在葛洲坝:一尾大白鲟在坝下撞烂了脑袋被人们捞上岸。或许这条向来在长江上下横行无阻的白鲟,到死都想不明白是什么拦住了它。
自大坝建成后,大量的白鲟和中华鲟等都聚集在水坝两侧试图通行,等待它们的却是人类无情的渔网。据渔业资料显示,那几年白鲟和中华鲟的捕捞量都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然而,贪婪是要付出代价的。在白鲟面临着繁殖困境的同时,比以往更高的捕捞强度无疑是雪上加霜;加之长江航运频繁,以及沿岸采砂作业、排污等一些列因素共同作用,白鲟同时面临着食物短缺、产卵场破坏、种群破碎、洄游无路等多重问题,可谓四面绝境,难觅生路。
直至今日,科研人员再没有发现过白鲟,也没有人工养殖的个体。失去白鲟,我们还未失去长江。然而,并不只有白鲟面临着环境改变带来的困境。同为洄游鱼类的中华鲟野外种群也岌岌可危,已有数年未见繁殖记录,依靠人工种群每年放流勉强支撑;同为大型掠食性鱼类的鯮鱼十余年未见,仅留下了一张鲜活时的彩色照片;身为长江三鲜之首,被文人恨其多刺的鲥鱼也已是多年不见,被疑灭绝。
为此,著名鱼类学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曹文宣院士建议:改当前的阶段性休渔为全面休渔十年,“抢救性保护”我国最大的水生生物资源库,恢复长江生态。为什么要十年禁渔?1. 酷捕滥捞是淡水鱼资源大幅衰减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它不仅削减渔业资源的“存量”,还严重破坏“增量”。2. 江豚、中华鲟等大型珍稀水生动物都是以鱼为食的,长江“无鱼”,最直接伤害的就是这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
3. 长江是“四大家鱼”的天然种质资源库,可为人工繁殖和育种提供优质亲鱼。4. 现行的禁渔期制度存在天然缺陷。这十年会不会影响到老百姓们吃鱼?渔民又该何去何从呢?1. 长江主要的经济鱼类,以四大家鱼为例,它们的性成熟年龄一般为3~5年,连续10年禁渔,有2~3个世代的繁衍,这样有助于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数量成倍恢复。
2. 根据国家渔业部门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淡水水产品产量为2695.16万吨,而长江流域的捕捞产量仅129万吨。如果只统计长江干流的话,目前天然捕捞量已降至10万吨左右,甚至不及总产量的0.5%。3. 随着捕捞收入逐年下降,捕捞业已难以支撑沿江渔民的基本生活,渔民另谋出路、转产转业已是大势所趋。国家针对退渔转产后的渔民生活保障、经济补贴、技能培训等亦有相关政策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