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还有十几个小时就要步入思想品德课本里的全面小康社会2020了。犹记一年前的此刻,豪迈地立下努力攒钱的誓言(我一定不是一个人)。时光飞逝中日子过得甚是逍遥,flag也倒得气势恢宏。招财猫的灵魂拷问 | “帮你招来的万贯家财存住了吗?!” 经济心理学家诚不欺我。今日份的贴心攻略,送给每一位想要快乐花钱的小社畜。“好啊!终于能科学攒钱了!”
信用卡真的有毒 / 花钱令人肉疼,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家把它描述为flinch moment,就是人们下意识避免痛苦的时刻。心理学家曾以为,失去金钱带给人的痛苦感和收获金钱的幸福感应该是等价的。后来他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痛苦感远大于幸福感——丢掉100块钱的痛苦比捡到100块钱的快乐更大。
别看了,这不是你的钱包 或许正是这种灵魂拷问般的痛苦感,让我们花钱时甚是节制。不过,一项来自MIT的研究,将向你展示信用卡的魔力。心理学家在学校组织了一场无声拍卖会,竞拍一张NBA球赛门票。其中,一半的竞拍者只能付现金,而另一半只能刷信用卡。惊了,“信用卡党”所给出的竞标价格,比“现金党”的2倍还要多!(你飘了)换句话说,用信用卡支付的心理成本可能只有付现金的一半。
照这么说,刷信用卡让花钱的痛苦感变小了?想得美,只是痛苦延迟了而已。回忆一下你在信用卡还款日焦躁的状态吧,一定悔不当初。刷卡的时候还是爽的 心理学家说,信用卡最大的“毒”就在于它把收获的幸福感与花钱的痛苦感割裂了。由于在刷卡时没有对“余额”的实时反馈,你更多体会到的是消费的快乐。但现金支付则能让你等价地感受失去与获得。这就让你控制住了自己。
那么,电子支付呢? / 如果说刷卡比付现金的心理成本更低,是不是意味着每天扫一扫的二维码支付也是花钱如流水的帮凶呢?倒也未必。信用卡最大的“毒”在于没有实时反馈。而我们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可以清楚看到每一笔支付金额,有时甚至需要手动输入。这也能一定程度上克制消费。而当你看到电子钱包里余额那一项的数字越来越小时,想要消费的激动的心和颤抖的手也会镇定下来。
如今,菜市场的空中到处飘荡着 “支付宝到账XX元” 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银行在你每次刷完信用卡后都能发一条短信:“你本月已累计消费XX元”,那么你在还款日收到账单时应该会从容很多,总消费也会减少一些。不过银行肯定不会这么做。
怎样花钱更快乐? / 攒钱的同时,也别忘了享受花钱的乐趣。尤其是新年这种万物欣欣向荣的时刻。一部分经济心理学家在研究花钱的负罪感,而还有一些在研究怎样花钱让我们更快乐。据说,flinch moment可以在某些时候缓解——买到正价商品的同时获得赠品,或者分期付款。这些都能让消费的负罪感减轻,带来更爽快的心理体验。
有时候收到赠品比买到喜欢的东西还激动 关于钱花在什么地方更让人开心,科学家也研究过。试想,假如你刮彩票喜提500块钱,在已经拥有收获金钱的快乐的同时,要如何花掉这些钱才能让快乐值飙到顶峰呢?2008年一篇《Science》的文章说,这钱要花在别人身上才让你最高兴。把一部分收入用来给别人买东西,比单纯地把钱都花在自己身上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苟富贵,毋相忘”
而在三年以后,又有研究者跟上了这项研究,锁定了这个“别人”到底是谁。他们发现,这些人通常是一些跟你有较密切关系的人。比如亲人、挚友。(嗯,爸爸妈妈过年给我压岁钱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满足而快乐的。)如果花钱的对象只是一些有较弱关系联系的人,你所收获的情感满足就没有那么高了。
科学家说,给女朋友买礼物也会让自己开心 不过,研究者还在论文的讨论部分认真地教你做人:不要因为这个就对那些看起来关系很淡的人过于吝啬,也许多喝几杯咖啡,他们就能变成和你关系亲密的挚友呢。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总之,2019就这样匆匆走向尾声。你也许享受着钱包变鼓的满足,或者至少收获过消费瞬间的爽快。2019没完成的目标,就放心交给2020吧。小编提前祝你新年快乐!*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新年愿望 *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回味2019精彩文章 啊~~5G,你比4G多1G! 真的能回到过去阻止灭霸打响指吗?史上最大flag是如何倒的? | 一图走进真实的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把科学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