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渴望完美和追求更好,例如期待获得理想中的伴侣和爱情,呈现完美的报告,取得更好的成绩等等。追求达到更高的标准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成功,促进行业的进步和社会的革新。
但对有些人来说,最好从来都是不够好。但有一些人,却似乎陷入了完美的“陷阱”,在追求完美的路上越走越远,筋疲力尽。这些人被称为完美主义者(perfectionist)。完美主义者往往给自己设置过高的、甚至难以达成的标准和目标。总觉得要么做到最好,要么不做。因此,他们要么强迫性地为此不懈努力,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个人健康、对家人的忽视、时间等);要么因目标过高而难以行动、裹足不前。
他们的自我价值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是否实现了这些严苛标准。如果难以达到设定的目标和标准,便会感到无力、自卑和自我否定。对完美主义者而言,最好从来都不够好——孩子考了班级第一名,觉得还不够好,需要继续努力考到全校第一名;工作上取得好的成绩也不足够,还需要更上一个台阶。他们要做的是更好,更完美。最好不要有错误、瑕疵和失败。
更有甚者则发展出了极端的表现,比如衣服鞋子上有一点污渍,就不能穿着出门;或者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鼻子不完美、眼睛也不完美,一项接着一项地整容,以期达到自己心中“完美”样子;或者感觉身材总是不完美,看到肚子上的肉感觉无法见人,需要过度节食或运动;一句话理解不了,就感觉学得不够好,便对自己失去信心;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便无法开始进行某项工作……这一切都和完美主义有关联。
加拿大心理学家戈登·弗莱特(Gordon Flett)和保罗·休伊特(Pual Hewitt)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完美主义:“自我导向型”(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ts)、“他人导向型”(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ts)和“社会期许型”(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ts)。
“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者往往在工作和关系中对自己有过高的标准,因此往往也会有较高的压力和焦虑,对自己的错误、缺陷和局限性较难以忍受,当此类型的个体面对失败或生活打击时,有时候会陷入抑郁之中;“他人导向型”完美主义者对他人有较高的要求、标准和评判,容易导致关系中被拒绝和其他问题;“社会期许型”完美主义者认为环境和他人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他们获得价值感的方式来源于对社会评价和期许的满足。
巴斯大学的托马斯·柯伦(Thomas Curran)和约克圣约翰大学的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分析了4.1万名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学生在1989年至2016年完成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的数据发现,三种类型的完美主义都在上升,其中“社会期许型”增长幅度最大。
在过去三十年,完美主义变得越来越普遍,年轻人对自己和他人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和逐渐增加的社会压力和社交媒体的压力有关。在各种社交媒体中,人们倾向于去展示社会赞许和美好的一面,从而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赞扬与认可。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卡琳娜·林伯格(Karina Limburg )和他的同事们分析了284项研究,发现饮食失调、焦虑、强迫和抑郁症的患者的完美主义程度高于其他人,那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更有可能被诊断为患有各种心理疾病,同时也与自杀有一定相关性。
在“理想化”和焦虑的追逐下筋疲力尽。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在1979年的《我生活的三个组成部分》一书中写到:最古老、最令人着迷的愿景,也许是世界上存在一个完美社会——全然正义、全然快乐、完全理性,人类所有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都唾手可得。
在心理咨询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能发现,完美主义者追求十全十美,希望行为结果都是好的,他们对自己或他人有着过高的期待。
这种过高的标准与人在幼年时期心中“理想化”的、完美的父母有关。在幼年时期,孩子认为父母“无所不能”,什么都可以做到。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心理发育,儿童越来越可以接受父母并不是神,而他们也不是“世界的中心”这一观点。适度的挫折可以帮助儿童区分想象和现实,通过忍受挫折实现成长。随着面对和处理越来越多的挫折,孩子们可以接受自己和父母及他人都是有局限性的。
这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去理想化”的过程,意味着个体可以忍受一定的缺陷、失误和挫折,可以不必事事完美、尽如人意。但不论是“自我导向型”、“他人导向型”还是“社会期许型”完美主义者都很难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局限性,他们的“去理想化”过程似乎没有发挥出作用。成年后的他们还跟孩童时期时一样,不接受犯错和瑕疵,一旦出现差错,便会产生强烈的羞耻感、无力感和脆弱感。
除了“理想化”,完美主义的另一个成因是对“不够好”这一焦虑的防御。从婴儿期开始,人们不断接受父母和外界环境的要求和评价,这些生命早期的的评价和养育,促进了自恋的发展和成熟,同时也带来了被评价、被比较的焦虑。“不够好”意味着自恋受损,意味着有可能不被喜欢,意味着有一定的危险。不论有多成功,都不能充分自我肯定,于是陷入一轮又一轮的焦虑中。只有达成及其严苛的标准,才算成功,肯定自我。
他们往往内心中充满了冲突,一方面渴望被肯定,另一方面他们也渴求活出自我。于是在这样的冲突中,无法着手做事。
我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朋友,事事力求做到完美。他确实很成功,但他不快乐,而且最近身体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他说自己“从小事事就力求完美”,每次见到他,会感觉他永远处在焦虑和压迫中,无法放松地享受当下,自由地生活。
越完美就越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越需要完美。在这个循环中,脚步变得越来越快,人也越来越累,越来越多地透支着健康和生命的活力。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兰克(Otto Rank)说“生的恐惧是向前发展成为个体的焦虑,而死的恐惧则是向后退化失去个体性的焦虑,困在这两种恐惧中,个体终其一生在其间来回摆荡。”完美主义既是成为个体的焦虑,也是由死亡焦虑推动下的自我折磨。
足够好就够了。人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个体在身体、智力、家庭教育、自我能力或后天环境等方面都是不完美的。许多孩子感到不论自己取得多好的成绩,他们的父母都不满意,觉得还“不够好”;孩子们希望自己是好的,但怎么好法,到达什么程度,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
人无完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警惕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无论“完美的母亲”还是“完美的孩子”都是可怕的。“足够好的母亲”一定是可以犯错的母亲,绝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孩子可以敢爱敢恨,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宽容地接受自己的不足。
美国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认为,“足够好的母亲”,能够满足婴儿的全能感和自恋的需要,可以帮助婴儿看到真实的自己,慢慢帮助弱小的自我获得力量、自我体验的真实感、内在现实感和意义感,这样生命才得以展开,可以去创造、去爱。
如果你的完美主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生活,那么无需改变;但如果它让你裹足不前,达不到某个标准就不断自责的话,就需要给自己“无条件的爱”和关照,尊重自己的内心和节奏,不要被焦虑追赶着前行。失控也可以让人生充满惊喜,错误也可以帮助人成长。每个人都值得被爱,不是因其多么伟大,而是作为人的存在就值得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