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菲律宾监管机构批准了一种转基因稻米“黄金大米”的上市,这也是亚洲国家首次批准黄金大米的食用。黄金大米又称金稻,通体金黄,胚乳中含有的丰富的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以这种稻米作为主食,可以缓解维生素A缺乏症。
黄金大米最早于1999年研制出来。初代黄金大米每克虽仅含1.6微克的胡萝卜素,但仍然被认为是当时生物技术的重要突破。
二代黄金大米于2005年研制成功,其胡萝卜素含量提升到了原来的23倍,即每克含37微克的胡萝卜素。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对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维生素A缺乏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幼儿而言,使用黄金大米作为主食,就可以获取其身体所需维A的一半。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人群维生素A缺乏症的黄金大米人道主义委员会就此成立,黄金大米项目(The Golden Rice Project)也就此展开工作,推进黄金大米的应用。
在此之前,黄金大米仅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美国四个发达国家获批。一些如孟加拉、印度等以大米为主食,且因饮食不均衡导致大量儿童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被认为真正需要黄金大米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未批准其上市。作为转基因食物,黄金大米的食用一直都存在着争议。
支持者认为,黄金大米能够有效地帮助无力获取均衡饮食的贫困人群;反对者认为,食用“黄金大米”会给人类的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也并没有解决导致维生素A缺乏症的根本原因——贫困和单一化的饮食。
2008年,黄金大米的支持者,美国塔夫茨大学学者汤光文等人违反科研伦理,在中国湖南利用儿童进行人体试验,并于2012年发表了相关论文,将黄金大米的争议推向了舆论巅峰。
2013年,菲律宾反转基因组织摧毁了当地的黄金大米试验田。2016年开始,黄金大米项目的支持声开始明显大过反对声,百余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署了一封公开信,强烈要求反转组织尊重科学,停止阻碍黄金大米的使用。2017年,澳大利亚与新西兰通过了黄金大米的食品安全许可。2018年,加拿大与美国也批准了黄金大米的食用。
尽管黄金大米的已经可以在菲律宾上市食用,但当地农民何时开始种植黄金大米尚是未知数。监管部门需要证明,种植黄金大米不会对现有的农田产生负面影响。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表示,明年年初,将会就此提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