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祖荫,中国核物理学家。曾参与组建核试验研究所并担任该所第三研究室主任,在原子弹研制中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为中国核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根据档案、访谈等资料,详尽叙述了陆祖荫的学术成长经历,以期人们对这位隐姓埋名的核事业工作者有更多的了解。
陆祖荫祖上居住常熟,家境殷实,虽然没念过书但却十分开明,把三子一女都培养上了大学。长子陆授玉,次子陆近仁,即陆祖荫的父亲。陆近仁是著名昆虫学家,中国昆虫形态学与幼虫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昆虫学及昆虫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温文尔雅,喜欢读书。1926年毕业于东吴大学,随后留校任教。1934年赴美攻读博士学位,1936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东吴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文化大革命”期间,陆近仁不堪忍受非人的折磨,1966年9月1日与夫人吕静贞双双自杀离世。三子陆宝麟,著名医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级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这样的大家庭氛围里,陆祖荫姐弟仨都学有所成。姐姐陆慈,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曾任全国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弟弟陆祖龙,作曲家,曾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的音乐创作。
1929年,由于陆近仁在东吴大学任教,陆祖荫便跟随父母离开常熟,来到苏州。1931年陆祖荫在苏州振华小学上学,随后在东吴大学附中就读。抗战初期,陆近仁受聘为昆明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和国立清华大学农学院昆虫系教授,于是他带着全家一路颠沛流离,从苏州辗转到武汉、成都,最后来到昆明。陆祖荫在昆明南菁中学完成了中学学业。
1942年,陆祖荫从昆明南菁中学毕业,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在西南联大期间,陆祖荫学习成绩优异,并因成绩位列当届前两名而获得华盛顿奖学金,但他最终没有选择出国。1946年陆祖荫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同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担任助教。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做研究生,师从周培源教授从事流体力学研究。
1950年陆祖荫在《清华学报》发表了论文《湍流中可尔莫高洛夫局部相似性的讨论》。文中他利用可尔莫高洛夫的局部相似性的思想和林家翘先生简化Karman—Howarth方程的方法计算了均匀各向同性湍流中横向二元速度关联量。计算结果发现与Townsend的测量数据有差别。陆祖荫认为差别的原因是实验雷诺数可能太小。
1950年2月,为服从国家科技发展的紧迫需要,陆祖荫毅然放弃即将得到的硕士学位,经钱三强教授推荐,调往1950年刚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陆祖荫在何泽慧指导下从事核乳胶研制及中子物理研究。原子核乳胶是研究原子核科学时常用的探测器之一,它是一种特殊的照相乳胶,是由普通照相乳胶结合核物理的特殊需要改进而成。刚开始时,做一锅核乳胶要3个人同时操作。
1956年,何泽慧、陆祖荫、孙汉城制成对质子、α粒子及裂变碎片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核-2、核-3以及核-2载硼、载锂乳胶,在主要性能上达到了与英国伊尔福C-2乳胶相当的水平。该研究对于原子核乳胶核-2、核-3制备方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掌握了制备过程中各种主要因素的关系和它们对于乳胶性能的影响。
中国的核试验计划早在1958年以前就开始了。同年7月建立的核武器研究所,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该所的主要任务是准备接收并消化苏联提供的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以及调集、培训人员。1959年6月在新疆马兰成立“中国核试验基地”,即0673部队。基地成立之初,中苏关系还没有破裂,后来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带走了全部资料,致使我国的核试验准备工作受挫。
1962年秋,钱三强推荐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中国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程开甲担任我国核武器试验研究的技术总负责人,并调来科技骨干力量创办研究所。这些骨干力量包括陆祖荫、忻贤杰、吕敏。1962年10月前后,陆祖荫回忆当时情景,表示当时一无所有,由于国外保密,他只找到两三本国外的中级普及读物。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试爆时陆祖荫蹲在观察堑壕内,背向爆心,时间到了,看到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陆祖荫与战友们相拥庆祝,随后被派到空军指挥所,协助空军领导指挥取样飞机穿过蘑菇云取样。1965年5月30日,周总理特意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宴请核试验主要人员。
1984年10月,中央军委和国务院为庆祝首次核试验20周年,再次接见了包括陆祖荫在内的首次核试验主要有功人员。陆祖荫在二十一所工作期间,培养了一批核试验测试技术干部。该所从1963年初组建,到1964年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在资料极度缺乏,没有核试验经验的情况下完成的。
由于遭遇医疗事故,陆祖荫的身体受到严重损害,直到去世前,尿糖、尿蛋白始终是4个“+”,还患有糖尿病和肾病。在国防科委领导的关怀下,考虑到陆祖荫的身体已不适宜在边疆工作,陆祖荫于1979年转业到清华大学,继续自己的研究生涯。陆祖荫为清华大学生物物理的建立以及清华大学近代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于1986年提升为教授。
1992年6月23日,陆祖荫因多病齐发被送到医院,最终遗憾离世。陆祖荫一生服从国家的需要,投身科学与国防事业。他勇攀科学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