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亿年前,我们的老祖先,一口把另一个生物吞进去了。地球上现存物种大约有三百万到几千万不等,这还只是曾经存过的很小一部分,不到1%。也就是说99%的物种,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当中,少数变成化石,大部分找不到踪影了。进化论是正确的吗?很多人会说,是进化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我也同意。但“进化”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究竟是什么力量创造出它们来呢?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令很多人非常着迷。
直到大约200年前,英国剑桥大学神学院的一个学生,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5年的环球考察和20多年的研究,于1859年发表了震惊世人的《物种起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解释了生命多样性的来源。160年来,这个理论被攻击、曲解、滥用,但是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比这更好的理论,它依然是指引我们不断探索和理解生命世界的灯塔。
达尔文的理论核心是,生命的进化或者新物种的出现,是生命的本性和它生存环境中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在某个特定空间里繁殖的生命为例:这个空间里有很多生命体,在繁殖过程中,有个重要的特性就是会发生变异或者说突变,会产生变化。这是单个个体的行为,在这个图里面可以看出,某些绿色的个体突然繁殖出了红色或者白色的后代,这是重要的一步。第二步是什么呢,当变异形成以后,它未来的命运会怎么样?
这就进入群体行为的阶段。比如红色的生命体获得了更多的资源,这时候它就能够生存得更好,繁殖更多这种类型的后代。这样的话,绿色的个体就逐渐被红色取代。
基因变异是物种创造的开始。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一些病毒除外)的所有特征,或者所谓进化的变化,都会在细胞的DNA分子上反映出来。比如说我们的鼻子、眼睛、头发等等的遗传信息都记录在DNA分子上,它们主要处于细胞核中。
人类有46条DNA分子,都集中在这个区域当中,它们会在细胞分裂的时候变成46条染色体,变异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比较常见的一种基因变异,是单碱基突变。举个例子——镰刀型贫血症,就是一个核苷酸变异了,从GAG变成了GTG,而对应它编码的氨基酸,就从谷氨酸变成缬氨酸。这时候,人的血红蛋白就不正常了,就会得贫血症。
环境造就了生命类型多样化。
除了变异,生物进化还包括另外一个部分,就是环境的选择,两者缺一不可。变异是个体行为,而环境选择是群体行为,只有变异还不能够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生命类型,所以环境很重要。而环境又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这种变化,一方面来自生物本身:比如原来地球表面的大气里是没有氧气的。那么氧气是怎么来呢?是光合细菌产生以后,它不断把氧气释放到空气当中,使得空气里面的氧浓度发生改变,而光合细菌是物种进化产生的。
这个改变创造了新的环境条件,使得有氧生物能在地球表面生活,这是个巨大的变化。氧浓度增加以后,生物的创造力大大加强,地球上的物种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