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的形状千变万化,长的短的圆的扁的粗糙的光滑的……不一而足,各地的异名俗名也非常多。在植物学上,南瓜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南瓜(Pumpkin)包括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西葫芦(C. pepo)、笋瓜(C. maxima)及其栽培品种。在英文中,这几种南瓜属植物统称为“pumpkin”,中文也可以非正式地称为南瓜。但以植物学的标准,南瓜并不是谁都可以叫的。
狭义的南瓜则指Cucurbita moschata这个物种。
南瓜于明代传入我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很清楚:“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囿于时代限制,李时珍并没有将南瓜的老家回溯至美洲,但他能认识到南瓜是非常晚近才从南洋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再向北方扩散,实属不易。
作为国内菜市场上的典型“南瓜”,它也被《中国植物志》认定为我国唯一合法的“南瓜”物种。过去红军充饥的南瓜饭、如今的养生南瓜粥、烤着吃的南瓜饼,主要就用的这种南瓜。可能是国人太爱吃它们了,以至于这种南瓜在国外又多了一个“中国南瓜”(Chinese Pumpkin)的别名。
或许由于培育方法不同,加上水土各异,世界各地的南瓜也是各式各样:有的南瓜长得像只小瓶子,底部宽,呈圆形,顶部却不伸长。有的南瓜两头细短,中间膨大。有的南瓜下部膨大,向上渐渐变细。有一种产于中亚地区的南瓜,上部弯曲,表皮有颗粒状物。还有的南瓜长得一点也不像瓜,而是如同一顶布帽子,且周边有褶和沟;这种南瓜并不用来食用,而是作为一种装饰品。
我们通常所吃的南瓜,其形态多为扁圆形,外皮为黄色或红黄色,瓜肉多为红色;另外,还有一种长条状的南瓜,其底部稍粗,上部略细。以上两种南瓜,在北京超市、菜场内均可见到。
然而在南瓜家族原产地北美洲以及后来的欧洲各国,人们心中标准的“南瓜”是另一种植物——Cucurbita pepo,直译的话就是“瓠果南瓜”,瓠果是葫芦科植物特有的果实结构。其果实看起来跟国内的南瓜差不多,也是颜色各异,形状不同,口味也相近。不过在国内,这种南瓜被叫作西葫芦。西葫芦是南瓜属植物的模式种,也就是说,当初确立南瓜属的时候,是用西葫芦作代表的。
西葫芦的品种也有很多。
除了西葫芦,南瓜的“兄弟姐妹”还有不少,南瓜属的植物总共有25种左右。笋瓜,还被叫作印度南瓜,它也是南瓜属中的一种,原产于印度,我国也有种植。笋瓜与我们常见的南瓜有所不同:它的瓜柄基部没有膨大现象,或者即使有膨大,也不明显。印度南瓜多呈椭圆形,外面无纵沟;它的叶片近全缘,边缘有极细的齿;叶的上面无白斑;瓜形多为扁球形、壶形、葫芦形、卵圆形或长圆形。
印度南瓜也可作为蔬菜食用,北京人称之为“搅瓜”“冬南瓜”“大瓜”。
笋瓜的学名是Cucurbita maxima Duch. ex Lam.。多数人乍听之下,会觉得笋瓜这个名字非常陌生,但其实物在菜市场上绝不少见,市售“南瓜”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笋瓜。笋瓜在我国栽培悠久,导致旧版《中国植物志》误以为它“原产印度”,直到修订后的Flora of China,才终于承认它起源于美洲。
笋瓜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果实可以长到非常大。每年秋天,在各地举行的种南瓜比赛中,那些几百千克重的大南瓜,其实就是笋瓜。世界上最大的南瓜重达554千克,是一位叫拉格尔的美国人培育出来的;世界上最小的南瓜仅重11克,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位中学生于1980年培育出来。澳大利亚的新洲北部,每年这里都会举行一场南瓜大赛,人们种出的南瓜甚至可以达到三四百千克,它们其实并不是南瓜,而是笋瓜。
其实,生活当中谁也不会对照着植物志去买菜,分得太清楚于生活也并没有多大意义。至于万圣节雕刻南瓜灯所用的“南瓜”,多数都是西葫芦和笋瓜,只有一小部分才是真正分类学意义上的南瓜。
千里迢迢从新大陆来到中国的南瓜,除了被开发成各种美食,还有药用价值。南瓜是维生素A的一个好来源。这些维生素A主要以β-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于南瓜的果实中,直观体现在南瓜那黄澄澄的果皮上。
据《中药大辞典》介绍,南瓜的根、茎(藤)、卷须、叶、花、果(南瓜)、瓜蒂(叶柄基部膨大部分)等都可入药。根,有通乳汁、利湿之功,治乳汁不通、淋病、黄疸、痢疾等;茎藤有清肺、和胃、通络之功,治肺结核、低热、胃痛、月经不调及烫伤等;叶可治痢疾、疳疾、创伤等;花有清湿热、消肿毒之功,可治黄疸、痢疾、咳嗽、痈疽、肿毒等;南瓜子可治绦虫、蛔虫、血吸虫病及百日咳等;南瓜蒂可治痈疡、疔疮、烫伤等。
多吃南瓜身体好!